目前分類:●心得書寫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反思「中、美志工的差異」.JPG

●反思「中、美志工的差異」

 原文「美國義工和中國義工的區別 」刊載於阿波羅新聞網2013.8.4 網址 http://tw.aboluowang.com/2013/0804/323618.html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新浪博客

全文如下:

也許我們都覺得做義工很幸福,把愛心傳遞給別人,這裡就要聽一下一位中國義工的真實經歷,他和一位美國的義工一起去盧安達時候的故事。

盧安達的貧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像,中國的義工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幹什麼?"美國義工大聲呵斥,"放下!"
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平安林體悟:美國志工顧及受助者自尊,蹲低身子平視孩子眼睛、過腦體貼說出用心的話語值得學習)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乾。

美國義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餅乾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平安林體悟:美國志工表現真棒,做事用心、還鼓勵、尊重孩子,且禮貌身教、並讓孩子看見自己的能力而非一無是處之人)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貨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美國義工對他說:"你看,大家都幹累了,你可以為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
(平安林體悟: 預免孩子的失望,且製造讓孩子服務的機會,並用稱讚話語,建立孩子自信,奠定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石)

中國義工看著這些若有所思,晚上美國義工對他說:"對不起,我為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裡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過錯,可如果因為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為貧窮可以成為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平安林體悟:因貧窮可不勞而獲會使孩子喪志和養懶 ,讓世界多一米蟲,是助人者之過;但也會有因受一日之恩助,而發奮圖強扭轉角色定位~由受助者一躍而成助人者。)


這天,來自中國得到義工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
記得曾經覺得"獻愛心"很光榮,很開心,但是真的身量足夠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熱心?

1.首先要學會公平對待自己。
我們自己還陷在多少的"貧窮"裏?童年受委屈了?什麼事情受刺激了?
有時說起來似乎找到一個很合理的理由,我需要同情,我需要關心,我需要醫治。

 

沒有人可以為我們的過去埋單,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過去。過去很多事不是我們的錯,但如果因此我們讓自己陷在自憐中,那將是錯上加錯。得醫治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己願意被釋放,否則我們身邊的朋友會被我們趕走。
(平安林體悟:與過去和解就是寬恕造福自己美好人生的啟程)
 
2.公平對待別人。
別人很多過去也不是我們造成的,沒必要因為過去對方的經歷,我們就縱容,放任,一遍遍聽抱怨,施捨自己的時間精力。
對待一個人最好的的方法就是幫助他適應環境,積極應對現在和將來,不因對方過去受到傷害就特殊對待,這樣他的將來也會被特殊化,那是極不公平的。
如果身邊有賴在一些問題上不走的人,那麼放手給他時間,不要去寵溺。

3.這位義工其實還是把東西白白給孩子的,可他要求他們勞動。
照樣上帝的恩典和愛也是白白給我們的,但也要求我們努力奔跑。這不是實際意義的"工價酬報",而是對我們的改變和真正的醫治。
這些孩子通過勞動會思考擺脫貧窮的道路和方法,如果一開始就把救濟物資分發給他們,則給他們看到了好逸惡勞的陰謀,貧窮便趁機囚禁他們。

(平安林體悟:我們稍一不小心即掉入「助貧者行列」而非「脫貧者行列」)

今天上帝要我們"勞動",是為了經歷這些使我們擺脫過去和老我,但如果沒有這些"勞動",那我們就真成為了奴隸。

 

平安林心得

1、中、美志工兩國國度文化不同、教育差異(台灣填鴨式教育缺乏思考),導致看法、態度、做法迥異。

2、中國志工眼光短淺只見近處~治標;美國志工看見事件的全貌較有遠見~治本。

3、中國志工做事做局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美國志工做事徹底~析因見果從根救起。

4、中國志工對黑人男孩是上對下、富對貧關係;美國志工對黑人男孩是平等關係。

5、中國志工重表面~單純短暫解決現象;美國志工重實質~做事賦省思、有教育意義。

6、中國志工給魚;美國志工不僅給魚,無形中順給釣竿且傳授釣魚技術

文章標籤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心得.JPG

 ●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心得

YouTube免費觀賞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E_9CW9hyY
 

   本片亦屬生命教育佳片~「喪禮」對家屬也具有悲傷療癒功效。這是部讓人「笑中帶淚」的電影,若對死亡有深深忌諱與恐懼朋友,可藉此片讓納棺師溫柔的工作與心境,一點一滴消除對死亡的恐懼療癒自己。

 

電影中有幾個場景深深觸動我的內心:

 

()   
小林大悟因樂團解散致改換跑道從事納棺工作,這樣因緣際會的結合,都是老天爺最好的安排,看完電影我們會發覺,再也沒有別人比他更適合從事這個工作了!因此我體悟「接納」是自己走上幸福之路的開始、也是造福他人之路的開始,老天爺冥冥中做了最好安排,一切是天意、也是使命。   


納棺可草率亦可藝術化呈現極緻服務,大悟納棺師帶動殯葬產業服務能力的提升,他對工作的認真努力、對大體的柔情悲憫均具有實質的教育意義。

 

小林大悟有天納棺回來,輕手躡腳至二樓樓梯轉彎僻角靜坐,這個場景正是他工作之隱諱、普受世俗輕蔑與內心心境煎熬、心酸與調適之寫照,他當下對生活的無奈、獨自啜飲工作的苦以及思索如何突破困境和人生的何去何從?

 

   
人的因緣際遇就是一件非常趣妙之事,也導致生命隨時在轉彎,轉彎時有時出自「自願」或「非自願」,「自願」則甘願做、歡喜受;如「非自願」則令人空茫,如此境遇對一個認真生活與工作的人,老天爺要他學的就是「放下」。

 

人生的挫折唯有經歷它才能轉換出力量,每個人都會走到自己死亡的渡口,那是最苦也是最大的關卡,唯有平日累積足夠的挫折石敢當,才能蘊育足夠自己面對死亡時的勇氣與智慧善終。 

   
每個人一生活著時發生的美好事情,將帶給自己人生無窮的甜蜜回憶,而讓自己臨終時感覺不枉來此生而幸福,這些美好事情的場景會在老年或病苦時有如甘泉般湧現,讓己「能」也「願」繼續的活下去直至善終。

   
人生的挫折,一場場、一件件,為的是能像金蟬脫殼一層層褪去留戀,人生是一條不歸路,一條通往死亡的道路,活一生所行諸事都在為死亡而做準備,都在學「放下」,如此方能在大限到時無懼灑脫的善終,所以小大不一的挫折,均是老天爺最好的安排,因為牠在幫人們蓄積面對死亡的大力量。   

 

人一生的分水嶺是「中年」,前半段盡見「旭日與願景」,後半段盡是「落日餘暉與放下」。

 

(

    美香(大悟之妻)意外發現先生從事「納棺」工作而要求他另謀他職未被接納而氣得回娘家,大悟因工作帶給他人生更深層的思考,堅持留在原工作崗位,發現人性之美與感動。 

 

    人生何時該「捨」、何時該「堅持」、何時該「順服」、何時該「改變」,這些都是人生該面對與學習的功課。

 


()   
大悟美香到澡堂泡澡,回程時飄雪,兩人同時心生念頭到吧台喝酒,大悟告知天下有一個最好的地方品酒,立刻挽起美香的手跑著前往,原來是他們溫馨無比的家,兩人共同啜飲美酒,襯以他們喜愛的樂章,感覺他們洋溢著無比幸福美滿。   
「家」永遠是讓人嚮往留戀與放鬆的地方,看著他們微微酒意無限暢談,這就是平淡的幸福,羨煞人!也期望大家都能創造、擁有、珍惜溫暖的家園。

 


()   
大悟有天巧遇芳鄰(澡堂老闆之子),說出對納棺職業俾倪,大悟一句也不辯駁,在這個時代,人們的世俗眼光對職業分別心差野甚大,像納棺即是低賤、骯髒、見不得人的丟臉職業。【俾倪眼神與惡語均能致人於死】

 


()

澡堂伯母往生,在為她納棺之時,神來一筆,為她別上生時常繫之黃花圍巾,頓時這個生命就有鮮活了起來,這麼用心的服務,就是「感動服務」,不僅感化了澡堂伯母歧視殯葬業的兒子,也喚回大家的孝思。類似這樣的感動,我還聽過一則故事:



阿公往生,告別式當天兒孫均到火化場送行,阿嬤則由外勞陪同回家,禮儀師事先打聽阿嬤喜愛的食物口味,告別式當日午餐,特別去訂阿嬤常吃之日本料理,並委人專程去取回送至阿嬤家,熱騰騰的餐食專人送到府,因擔心阿嬤傷心無胃口,特地留下陪伴,在吃食間,立刻打電話向其家屬報告,每個兒女都感動不已,直呼「禮儀師做的好周延,簡直比我們當兒女的還孝順。」

 


()    
大悟漸漸適應工作後,剛納棺回來,也可照常大快朵頤,大啖雞肉,吃著動物的屍體也不翻胃,可見所有事情都可經由訓練而臻順境,這不是麻木,而是能將生活切割。

 


()    
大悟最後奔父喪,看到父親手中仍握著那顆小時候他送給父親的石頭,一切前嫌盡釋,感受到的是滿滿的父愛,同時也療癒了自己糾結數十年的怨懟與不滿,人生許多時候言語略顯多餘,「愛」也可不需言語來表達。

 

 

電影佳句

*大提琴沒有錯,它剛被我買來,就失去了工作。

 

*我打算迎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賣大提琴從此不再參加樂團演奏的工作),覺得被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

 

*鮭魚逆流而上,為了產卵/死努力(溯溪而上產卵,只為繁衍後代使命,任務達成隨即死亡),讓人看得很悲傷,終歸是ㄧ死,不需要那麼辛苦(脫逃)也可以吧!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為死者妝容)

 

*懷著溫柔的情感

 

*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門一樣。. 

文章標籤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4879883-1885504502_n.jpg
 
 電影「陪你到最終」共6集(每集15分鐘)在YouTube平台上可免費觀賞 
網址
陪你到最終 01
  
「陪你到最終」一片敘述在一個很像「家」且處處傳遞「溫暖」的「安寧療護中心」「醫護人員」及「家屬」竭盡心力陪伴與照護「癌末病患」從重症到往生之人生最後一段路之歷程,全片闡述的主旨是「癌患在病痛及死亡逼近的傷痛中如何走向善終」。
    
首先來談影片中出現的關懷技法:
一、      飲食及冥想療法
   
節錄電影中一段對話
凱文:「好香,好想把臉整個埋進去。」(雙手捧著一盤義大利麵)
莎拉:「哈哈哈。」(欣賞凱文聞香表情的笑聲)
凱文:「謝了,寶貝,就像天堂一樣,看起來好棒,天啊!我的餵食管在顫抖。」
莎拉:「哈哈哈(笑聲),你的話好噁心,但有點性感。」
凱文:「我要請你幫個忙!」
莎拉:「什麼忙?」
凱文:「吃一口,告訴我是什麼味道?」
拉:「嗯(努力嚼食),大蒜好多。」
凱文:「我們在一間小餐廳,莎拉,餐廳在那裏?」
莎拉:「波西塔諾
莎拉:「略帶鹹味的海風,拂過我們的臉龐。」
      (凱文隨即閉眼,放輕鬆的沉浸在想像畫面中)                
莎拉:「凱文,過來吃一口。」(莎拉餵食凱文)
凱文:「天啊!嗯!」(美味無比)
拉:「我們赤腳走在溫熱的石板路上。」
凱文:「對,剛下過雨。」
莎拉:「你聞到了嗎?有沒有聞到餐廳窗外種的羅勒香?」
凱文:「有沒有聞到海風吹來的蒜香?該上酒了,服務生呢?」
莎拉:「服務生送酒來了!」
莎拉:「你喝了一口,酒有點酸,舌間傳來輕微刺痛。」(凱文想像酒液入喉的滿足感)
凱文:「我都流口水了」(睜開眼)
  
  凱文是冥想高手,怡然自得想像自己身處豪華餐廳、莎拉充滿愛意的餵食、服務生伺候上酒,這些對受限無法進食的癌末病患藉冥想話語引導創造出的食物氛圍,在過程中感受到大家對他不離不棄的愛衍生出的幸福感及心靈上的滿足,此即意味走上善終之途。
    病患若還能「吃」最好,萬一惡化致不能吃則退而求其次用「聞」,呈現乾癮式的「吃」法~由他人代吃告知味道,總能聊勝於無!諸如此類對病患滿滿的愛是帶給他繼續活下去的主要力量

二、藝術治療(美勞、幻燈欣賞與噴槍作畫)
  
  凱文剛入院時,與艾文兩人病房內牆壁均空無一物,隨著住院日數增多,凱文床頭及四周牆壁開始佈置美勞(手掌、天使剪貼)、畫作(笑臉南瓜、花朵、房子、大自然、魚)、照片(旅遊、風景)等作品,病患藉著美勞與塗鴉過程轉移注意力而忘記病痛不適,也藉畫作回顧一生,體悟出自己人生意義、價值與使命,自我覺察此生沒有白來,同時也升起勇敢活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力量。
 
片中護士及家屬積極的協助病患創造隨興活動 :例如噴槍作畫、靜坐病床觀賞義大利旅遊照片遨遊世界(簡單介紹名勝景點,再製造與病患互動言語,使病患有如置身照片中忘我~例如艾文欣賞旅遊照片前一直猛抓手臂癢,俟專注欣賞旅遊照片後即忘記手臂會癢,專注的與莎拉的講解有雙向的互動)、照片佈置的憧憬與回憶、嗅聞可口佳餚想像食物美味。這些因為人與人之間真情的陪伴而擁有一份無比幸福感和找到生病的意義而能忍受病苦。

三、音樂與歌唱療法

莎拉在病房彈唱吉他讓人如沐春風、莎拉凱文兩人藉歌聲回憶昔日共遊畫面,想著想著即飽噙淚水~有昔日共遊美好之甜蜜、有今日面臨死別之不捨、艾文剛譜黃昏之戀,甫創人生美好回憶,也與飲彈自盡的往生妻奈兒和解,三人情感澎湃,隨著音樂各自喚起昔日生活點滴或人生新駐點,歌聲與生命連結且輕叩著三人各自幸福的畫面,有些甜得像蜜,令人珍惜也倍感幸福。藉著沉浸在這樣的幸福點,自然的譜出生命的下一樂章,雖感傷但也是一個新的契機或轉機,此刻是一個分界點,「歌聲」醞釀著道別的儀式。
 

.......................................................

電影「陪你到最終」書摘

◎你(艾略特)是我(艾文)僅有的依靠,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說出自己面對死亡的孤單害怕。

◎這是你的主秀。

◎艾文臨終半夢半醒之間,看見站在高處的亡者艾略特對他說:「善惡到頭終有報應。」然後用鏟子拋下一大鏟的泥沙到艾文的身上、臉上,艾文睜不開眼。

(自己臨死前對自己的忠告會讓自己覺醒~良心的譴責、道德的批判,一臉愕然,似有覺醒的契機,但仍先找情緒發洩~丢躑冰塊。

◎艾文靠著摔、擲東西來表示自己對人世間的不滿洩憤。

◎艾文與已過世的妻子奈兒之間需要做和解,因為以前相處不愉快,艾文礙於自尊不想對他人傾訴,因有苦無處訴,致有負向行為、不合作、不願意幫助別人、嘴巴不饒人、難相處特徵,其實他內心是非常的苦。

◎護理師艾芙琳對待病人(舉手投足)好有「

◎艾文親眼目睹病房室友艾略特嚥下最後一口氣,艾文不能接受艾略特死亡事實,此表示艾文害怕死亡

◎艾略特死亡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艾文,謝謝」,這樣的人過的是感恩的一生

◎艾文常與死亡的妻子奈兒對話,夫妻不和癥結是因為妻子奈兒常讓丈夫艾文自覺不足~以滿臉不屑的方式看待丈夫(雙方有隔閡~比如性行為時丈夫的前戲讓妻不屑和害怕不敢說出而隱忍)。

◎艾文有時他也尋求奈兒幫助,可是因為夫妻感情不睦,雙方說話不能同理,都是在鬥嘴、責備,因此得不到溫暖,甚至冷言冷語應對不歡而散,造成內心壓抑與不痛快

◎艾文臨終半夢半醒之間,因為孤單常會與過世的妻子奈兒對話,

◎艾文:我很忙?

凱文:忙甚麼?

艾文:語塞~ㄧ時答不上來(從未思考過)。

凱文:忙著死。

艾文:是。

◎天真是愚昧的委婉說法,不禮貌的說法就叫蠢。

食物冥想治療:奈兒與艾文在餐廳共餐舉杯慶祝,奈兒將煙蒂置入艾文舉起的酒杯,艾文憤怒張眼,將盤中的義大利麵撲向艾芙琳身上,艾芙琳生氣責罵艾文後離去。

艾文對妻行為的憤怒無法宣洩,造成艾文、艾芙琳兩人間各自生氣,因誤會無法澄清相互責怪對方)

凱文EQ很高,很快遠離因艾文造成的負向情緒漩渦,進入到「晚餐的約會」尾曲「跳舞」。

凱文半夜痛醒哭泣,女朋友安慰他「沒事的、沒事的」他情緒被安撫即漸次好轉。

◎艾文與妻對話:妻子告知:「你都一腳踏進棺材了,應該要積點陰德,神也許真的存在。」

◎身體腐朽,心靈也跟著腐朽。

艾文:我想我大概只能重溫我的回憶,唯獨我沒有美好的回憶,妻回應他「也許你該創造一些」。(自此兩人的誤會冰釋和解成功)

◎別人都說要留下強而有力的第一印象。

病患艾文不舒服就要罵人,當下誰跟他說話誰就會變成受氣包倒楣

凱文說:我知道你未來的男朋友在遠處等著你,但是我還是不能放手,因為我知道,你激發了我對生命的渴望,所以那個男人只好等了,因為我不打算放棄。你好棒、好堅強,你的人生會很美好,我知道。」(凱文好美的心意,其實在道別婉勸女友在己死後要尋求更美好的人生家庭)

◎艾文一生活在悔恨、愧疚中,因妻子在結婚12週年日飲彈自盡,自覺是自己的過錯。

艾文:奈兒,我從未真正了解你,我知道的只是你的概念,但連那樣都讓我害怕。

奈兒:我們對人生的憧憬扼殺了我們,因為真實人生永遠不如想像的精彩。

艾文:你為什麼那麼悲哀,我為什麼無法阻止?

奈兒:我覺得自己的心被關在籠子裡,我知道自己是唯一有鑰匙的人,也知道我沒有勇氣打開籠子,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我自己而自殺。

艾文:我一直以為是我逼你自殺,結果是你自己。

(夫妻間和解,艾文也變和善,可見過去恩怨的糾結,會讓人個性完全改變)(自殺遺族是很難走出那個陰影)

◎死亡的氣味是洗不掉的。

◎黃昏之戀的兩個人世界,散步中共同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小時候的趣事、食物的味道,也是人生黃昏的幸福。 

文章標籤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