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平安林 小傳記.JPG

●平安林自傳

 

●小女娃的出生  

我的出生日,幸逢也是一位菩薩的壽誕,傳聞女性出生在午時命較佳,而我偏在三更半夜的子時出生。

 

我出生季節是茶葉盛產採收期,有人到工廠向父親報信我平安出生,爸爸聽說是女的,因管理製茶工人工作忙碌(茶葉採收期,製茶工人有百餘位,日、夜班制)也就沒回家探望,因為我是爸爸接二連三生的第三個女兒,可見在當時重男輕女的時代,爸爸是多麼的失望,在出生後半年方報戶口可資證明。

 

出生時我們全家住在爸爸公司宿舍,鄰居當產婆,家中無時鐘,幫忙接生的其中一人會到工廠去看大鐘,為剛出生的嬰兒記下出生時辰。

 

出生後我便很乖,不吵不鬧,整天愛睡覺,沒喝奶也沒關係,只要有人背著即呼呼大睡,感到很知足,因此從小媽媽常講我「胎肚沒睡飽。」(客家話)

 

1513136140-810836317_n.jpg

●一張黑白舊照片的回憶 

 

民國五十一年寒假春節跟隨爸爸到台東叔叔家探望祖母,父母共生了五個孩子,為何唯獨我ㄧ人是幸運兒?可跟隨父親到花東探親呢?記得當時媽媽說:「祖母最疼老三,就讓她同行吧!」

 

記憶中,當時姊弟妹沒有吵鬧爭相要同行,我也沒特別高興,可見我們都是聽話的孩子,凡事聽從父母的安排。

 

爸爸與我在花東港口拍照留念,我穿著和服款式細格子上衣,黑長褲 (我想衣、褲都是媽媽親手縫製的) ,一副鄉下呆頭鵝樣子。可是,就是這副鄉下呆頭鵝的憨拙樣子,而讓我深深愛著自己直到現在。

 

父親已作古,而這張照片是我難得從出生到童年時期與父親合照的一張,對我而言,它彌足珍貴。

 

每當想念父親的時候,我便拿出照片,就像見著父親一般,也再次重溫兒時之旅。

 

●我的家鄉


小學時代我家住在山腳下,那是一座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落,我管叫它「桃花源」,有一首兒歌簡直就是它實景描述: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小河裡,有白鵝,鵝兒戲綠波,戲弄綠波,鹅兒快樂,昂首唱情歌。」
文詞淺顯易懂,小學時候老師教唱,歌詞美得像一幅畫且又與環境應證,因此對這首兒歌特別有感情,也就格外喜歡。

 

●旅行前燙衣服


記得小學時代難得有旅行,我忘記是在中或高年級,在旅行前一日,我會自己起媽媽做裁縫用燒木炭熨斗,然後自己一件一件衣服燙平整,還記得自己愛漂亮得連白襪子都拿來燙,熨斗溫度過高而燒成一個洞,令我懊惱不已。


我已忘記第二天有否穿著那雙燒破一個洞的襪子,但把襪子燙燒一個洞這件事卻成永恆記憶,我記得那是雙新襪子,以我個性也不敢將事實告知媽媽因怕挨罵,也不敢要求再買雙新襪,只會自己想一個令自己最滿意的解決辦法。

 

在緬懷治療,讓我特別記憶深刻的往事有它特別意義存在,我在想:
我是一位懂得照顧自己的人,凡事做最完善的準備、盡力而為,也想在團體中獲得稱讚,也想適度表現自己,做錯事自己承擔後果。

 

這件事帶給我日後人生有什麼樣的影響?
我覺得自己有點笨,才會犯此錯誤,因此日後都會認真學習,唯獨有了知識才能避免錯誤,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很大快樂。

 

68766184_1313799378796492_1349978826100178944_o.jpg
 

●風光明媚儼若世外桃源的故鄉小學

 

我念的學校位處五指山山腳下,有些遺世獨立,那兒風光明媚儼若世外桃源,編織著我無數的童年美夢。我非常、非常的愛那美麗的地方,可惜在我小學畢業後兩年,先是爸爸服務茶葉公司倒閉,繼之當地林業沒落,整村人口無法謀生,極速遷徙鄰近縣市,我們也搬家,多年後學校也因人口外流廢校。

 


●小學的獎狀貼滿牆壁

 

我是平凡的孩子,小學時期只不過因同學家中都務農,因此放學都要投入農事,根本沒有時間好寫作業及讀書,故我佔盡便宜。因當年爸爸在茶廠工作,是薪水階級,家中也無田地農事要孩子協助,雖然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督促功課,但我們自動自發,只要把作業認真寫完,考試即可考得很好,因此小學的獎狀貼滿牆壁。記得在搬家時爸爸和我們都小心翼翼的把用飯粒貼在牆壁上的獎狀一張張撕下帶到新家,那一大捲獎狀我還一直保留到大學,最後因沾滿灰塵而捨棄回收。
 

●父母胼手胝足為生活忙碌

 

記得爸爸服務公司倒閉時,有累計一些薪水沒領著,上有老母、下有妻兒,爸爸只得改行收購茶青託運街上轉售製茶廠,賺取差價維生。那幾年,父母壓力好大,我隱隱約約可嗅出那種生活不易氣氛,每當有運送煤炭或木材大卡車進入村莊,爸爸便要去拜託司機給方便,付費載送茶袋(高180公分、直徑80公分),因司機行駛產業道路,故要我們限時打包完畢,以免耽誤時間開車危險。

 

此時爸媽各拿一個空茶袋,姊姊用竹畚箕裝散置地上茶青,然後倒入爸媽手中布袋內,大家以飛快速度在衝,只為能順利搭上卡車,否則茶青轉紅便無法出售。我有時跟姊姊一樣用竹畚箕裝散置地上茶青,有時則跟在姊姊後頭掃地面上稀落茶青成一堆,爸爸很緊張,每次都嫌我們動作太慢,爸爸壓力來自司機,我們壓力來自爸爸,每當想起此事,我都會做惡夢。由是此故,一直覺得家中窮困,所以也就養成節儉美德。

 

當茶袋扛上卡車,用繩綁妥,順利運至街上,爸爸還要一袋袋扛至茶葉廠,常忙至半夜,然後借住朋友家,第二天再搭卡車或走路一個小時回家。

 

●小學即學經商

 

當爸爸去茶廠賣茶青,媽媽到山上種地瓜,我便當起茶商,按照爸爸敎我的方法,先認定茶青等級,然後出價成交,因為一心看爸爸賺錢這麼辛苦,於是會想多賺一些,也怕買貴讓爸爸做白工,於是開價就會每斤開比爸爸稍低一兩角單價,茶農則抱怨小孩子不懂價碼亂開,可是我也擔心茶農下次起將茶青改售其他茶販,於是改口先以此價錢付貨款,然後在一堆堆茶青上寫張茶農名字字條,等爸爸回家後重定單價,再補差價貨款給茶農。爸爸不在家時,我們還要照顧茶青,定時翻動兼灑水以保茶葉常青。 

 

●主動投入家事

 

小學時,我會將地瓜葉切段、地瓜剁成地瓜簽,煮熟後餵豬,還會洗豬欄,把豬大便清乾淨。 

 

●小小年紀自認難以忍受的事

 

我常跟媽媽一起上山採地瓜,有件事最讓我難以忍受:因我排行老三,兩位姊姊用麵粉袋挑地瓜,妹妹挑地瓜葉(因較輕),我呢?最尷尬。扁擔兩頭一頭是地瓜葉,一頭是地瓜,這真是天大的難堪,怎可兩頭不一樣呢?(依據自我審美觀覺得這樣挑東西很丟臉)而且依據鐘擺原理,兩端晃動不一致,下山很難控制,加上心情不好,有次地瓜葉即滑落山腳下,只剩扁擔一頭的地瓜,把媽媽氣得半死。 

 

●初中住宿修女院學生宿舍

 

上初中後,住在修女院學生宿舍,有位大姊(見習修女)在管理我們,有十來位住宿生,大家輪煮一天,十二歲要煮約十二位學生早、晚餐餐食,若是星期一輪煮,放假回家就順帶來一大袋菜,在輪煮當日煮給大家吃。如果輪煮在別天,當日媽媽就會託運青菜放在熟人商店,放學順去取回,然後就煮給大家吃。我們每天都帶便當,供應白飯,便當菜自己購買,我記得我都花一塊還是兩塊錢(有點記不得了)買便當菜如炒麵筋、鹹菜、花生當便當菜,其實實難下飯,因此胃口不佳的我都吃不下,每次僅將菜吃完而已,因為節儉捨不得花更多錢去買好吃便當菜,也因此而長得矮瘦。 

 

●拎在手上白布鞋

 

周六上課半天,然後搭卡車或走路一個半小時回家,周日即上山撿一擔柴火、或採一擔野竽葉挑回家煮給豬吃,父母沒有叫我做,是我自主性做家事。
周日下午近傍晚時再搭卡車或走路至學生宿舍。


記得有一次週六下午與敎過我的褚老師ㄧ起走路回家,我將白布鞋鞋帶綁著拎回家,沿路走的是產業道路,一邊臨河、一邊臨山,因為是石子路,所以我們喜歡走在水泥石坡堤上較平坦好走,一不小心,將手上把玩旋轉晃動的白布鞋摔落河中,褚老師立刻捲起褲管沿著波堤像攀援那樣步入河中,幫我撿回。 

 

●第一名自費生

 

我是最後ㄧ屆初中生,上初中是要參加考試,離家最近的是一所初中,當時與我排名第十二錄取,十名學生可免學雜費,因有一位學生去念竹一中,因此遞補到十一名免學費,我是第一名自費生,很嘔!


當時有能力分班,前五十名編在好班(男女合班),班上我是惟一一位偏遠學校畢業生,好孤單。 

 

●數學競試榮獲第一名

 

剛上初中,第一次舉行大型考試~數學競試,班上有五位同學滿分,同列第一,我也是其中之ㄧ位,在週會時領取獎狀。 

 

●穿舊衣被嘲笑

 

記得我是穿姊姊穿過的制服黑裙,因姊姊長高穿媽媽新做的,我就將就穿,黑裙姊姊穿過兩年,風吹日曬,顏色轉褐色,我不挑穿,可是班上唸第一名的同學「貞」(後來念了師專)(希望長大後的她有改掉此不好習性),當著同學面嘲笑我是「黃妹姊」(客語),同學們笑成一團,我非常難堪,也不會去言語反駁,記得被嘲笑後的那堂是英文課,我就盡情的在哭,老師在敎發音,我全沒聽,連帶的也就對英文興趣缺缺。
這些都是秘密,隱藏在心中數十年,因為心疼爸媽,也就沒說。

 

●童年的我『放學後』的二三事

 

小學放學回家,爸媽都在外工作,只有祖母在家,我會自動把作業寫完,然後拿杓子舀出媽媽所釀的葡萄酒中之葡萄渣,用手抓一大把,開心的出門找同學、鄰居一起玩,生活就這樣感到快樂無比。

 

●被狗咬

 

放學後大部分時間去校長宿舍找校長女兒(與我同班)玩,還記得他家養一條大黃狗,短毛凶悍,第一次,當我敲門,同學應聲開門,因為我膽小,狗雖然綁著,可是我還是不敢輕易走過,同學和校長夫人一直叫我不用怕,要我慢慢走,也許是心生畏懼,當我硬著頭皮走過狗身旁時,狗卻吠我,頓時全身雞皮疙瘩,害怕得要命,因此本能反應,改用跑的想快速通過,我與狗兒相互感染緊張,狗兒頓時撲上來把我小腳肚咬一口,此後,只要聽到狗吠,我便會渾身起雞皮疙瘩。日後同學每次都會體貼的用雙手把狗兒雙眼蒙住,讓我安全通行。  

 

●追買冰棒

 

小學時會存有幾角錢,當有冰棒小販騎著單車賣至小村莊時,我便會很想吃,可是又想忍住。冰棒一支好像是兩角錢,當小販漸行漸遠,實在又忍不住,便會快速找出自己的錢,飛快跑追一、兩百公尺趕上冰棒小販,邊跑邊喊「我要買冰棒,等等我,冰棒叔叔。」最後買到冰棒,很滿足的只捨得用舔的慢慢吃,因為得來不易啊!

 

●騎羊比賽與羊肉火鍋

 

爸爸在製茶廠工作,工廠養好多頭羊,我和同學偶到大操場騎羊比賽,坐在黑山羊背上,雙手握緊黑山羊雙角,兩腳曲起離開地面,就這樣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有ㄧ天,上學升旗時候,突然下雨,山羊放牧到學校操場上面山坡地吃草,羊兒最怕雨,其中一頭羊(一條繩子一端套在羊脖子,另一端栓在樹幹)就在重複不停的一圈圈繞行樹幹,與不停歇的求救鳴聲中活活被繩緊勒致奄奄一息(升旗時親眼目睹、耳聞),俟雨勢變大,製茶工人想起,帶回羊兒時已傷重,大人決定燉煮羊肉火鍋,記得那晚三更半夜爸媽把我們姊、弟、祖母全叫醒吃羊肉火鍋,還記得睡眼惺忪的我們坐在四方桌的長板凳上,各捧著一大碗在吃,味道如何已全然忘記,記得的是ㄧ群人忙著吃的熱鬧。

 

●肥皂木箱椅

 

有的時候放學後我會到隔壁雜貨舖,坐在一張豎直肥皂木箱上面(箱內是販售的洗衣皂)(聰明的店家讓它多功能的又可當椅子供客人坐),我很喜歡坐在那兒,聆聽大人的對話。如果今天我有好的應對能力,我想應該歸功於那張椅子的養成。

 

日積月累點滴成塔,吸收到大人的幽默、機智、挖苦、歡樂、鬥嘴、寒喧、吐槽…,在在營養及豐富了我的生命,也是當時小小年紀的我之一種大娛樂(快樂泉源)。

 

雖然有時老闆(同學父親)會叫我起來讓客人坐,我也會感到不好意思,知道自己佔住座位是不對的行為,可是,那個座位對我實在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縱使在班上常念第一名的我也經常貳過、慣犯的帶著微笑坐在那個木箱椅上,今日每當想起自己童年的那個憨汗顏。

 

●粉紅色的毛線衣 

 

小學時期,大概低年級吧!爸爸服務的茶廠附設菇廠欣逢洋菇採收期,媽媽便要我和二姊每天放學後去工讀~切菇蒂,或許產量並不多,或者工人難請,或者媽媽勤儉持家,覺得我們可以勝任,因此乖巧的我和二姊,每天快快樂樂的去上工,而且工作認真。

 

 當我們在切洋菇蒂時,因年紀較小,故很專注在切,免得切到手指頭,在我印象中,我和二姊都沒有過切到手指頭受傷記錄。

 

首先媽媽用口頭講解怎麼切,然後示範切一次給我們看,我們就拿起大約20公分長的鋸齒鐵片刀,只留刀口,刀身整隻用布纏繞,以方便我們握住不滑脫。

 

大約持續工作到整個洋菇採收期完畢,工資累計後領款,我們小孩子也沒有去管是多少錢?也沒有開口說要自己保管,媽媽幫我們領了錢,便帶我們到六公里外的街上幫我們ㄧ人織ㄧ件外套型毛線衣。媽媽是理財高手,她幫二姊選了鮮紅色毛線,幫我選了粉紅色毛線,量好身材大小,老闆便用機器幫我們織好,前襟有一整排鈕扣,我們穿了好幾年,其暖無比,而且根本不起毛球,當妹妹也已長大,姊妹中無人能再穿得下那兩件毛衣,媽媽便幫我們收好妥善保管著。

 

初中時我們搬離鄉下,毛線衣也跟著我們搬遷,後來我們都長大結婚,媽媽便清倉,拿給二姊的女兒接班,因此多年後在外甥女身上我們又看見自己當年的影子,是那麼的親切、自然而令人懷念。

 

●回憶兒時的難忘除夕日


記得五、六歲時候的除夕日傍晚,媽媽忙得不可開交,當年夜飯準備妥當,又要趕在天黑之前,挑尿桶)到菜園澆菜、摘菜,(1960年代,台灣鄉下地方每間臥房門後都會放一個尿桶,方便大家解尿,尿桶裝滿尿即挑至菜園,加水稀釋後澆菜施肥)媽媽先抽空為我和弟妹洗好澡,就趕著挑尿桶到菜園,我和妹妹跟在媽媽身旁走,其實那時候我們還很小,也不會幫忙做事,大概我們留在家裡,媽媽會擔心有危險,因此要我們同行。

 

記得當時,我們跟去跟回,回程時媽媽摘了很多菜用手抱著,又挑著尿桶,我和妹妹,一人站一側,手扶著尿桶旁藤鉤,記憶好清晰,天已昏暗,茶工廠廣大的曬茶場旁高大的尤加利樹(約有三層樓高)上,一直有 珠頸斑鳩叫聲ㄆㄨㄍㄨ ㄍㄨ 、 ㄆㄨ ㄍㄨ ㄍㄨ,傳送到我們耳朵,讓小小年紀的我們,因為天黑而更加害怕,我們手抓緊尿桶旁藤鉤,藉以保護而免跌倒。

 

●壓歲錢找不著


記得有一年,我把壓歲錢搞丟了,鄰居小朋友吃完年夜飯聚在一起時,壓歲錢紛紛亮相,而我將壓歲錢裝在一個大姊手鉤的黃色圓型小錢包(直徑約6公分)內,卻不見蹤影,也遍尋不著。最後只得與鄰居小朋友們一起到家後面土地公廟問卜,福德正神告知:忘記置放家中何處?並未遺失。神還真靈驗,數日後,奶奶取穿掛在臥房牆上之外套,取下衣服時黃色錢包即顯露,那時一顆噗通噗通懸著的心才落定。

 

●回憶兒時夢~鍾同學媽媽做的小米糕

 

小學時期,我的功課是班上的常勝軍,畢業時,我領縣長獎。

 

也許是住鄉下,班上同學家中都務農,故放學回家沒有時間好看書寫作業,因要投入做家事,我家無田無地,享此之利,故不費吹灰即領縣長獎。

 

 有一位鍾同學走路上山回家,走的是泥石路,路兩旁均是樹林,大約要走近一個半小時,而且需用半跑步,否則天黑還未趕抵家門。因為每天上、下學均要步行長長的泥石路,因此他的雙腿其長無比,大概是環境需要,故上天特別賦與他,或是勤走練出來的傑作。

 

他的母親是原住民,臉上有原住民圖騰,真是美啊!鍾同學的媽媽偶會做小米糕請我們吃,我ㄧ輩子也忘不了那甜滋滋的美味以及同學間純純的友誼。

 

畢業數十年後開同學會,見到當年勇於接受環境磨鍊的他,不僅英俊無比,而且學業、事業均有成,真讓大家高興。

 

●兒時回憶~捉青蛙

 

小時候與鄰居小朋友到稻田埂捉青蛙,這原本是一幅美麗圖畫,不是我們愛搗蛋,實在是青蛙不肯配合演出,當我們發現青蛙,正想伸手捕捉,機敏的青蛙立刻快速逃離,我們只得奮起直追,因此小腳ㄚ便跳起醉舞,滿田亂竄,無辜的秧苗,被這些小腳ㄚ踩得東倒西歪。

 

人高馬大、英俊無比的村長到此巡視稻田,發覺我們這群小蘿蔔頭,不知天高地厚,踩入他剛插秧完畢的稻田追捕青蛙,同時看到稻田有點慘不忍睹景象,英雄氣短,目視菜園,尋求助力,冷不防在菜棚中抽出一支長長的竹竿,開始遠地掃射,我們一群小朋友,為了閃躲村長無情的攻擊,需很費力避開無情竹竿伺候,紛紛跳起竹竿舞,飛也似的狂奔逃命,因此更多秧苗遭蒙踐踏,嗚呼哀哉!因為【體罰】,所以【害怕】,於是在村長伯伯的叫罵伴奏聲中個個揚長而去,僅留下無奈村長,一棵棵的把我們不小心踏歪的秧苗扶正。

 

小孩子貪玩,心思單純易犯錯,村長伯伯拿竹竿是驅趕我們,並非真給處罰,近60年前的我們就在這樣環境中【自省】學習【不貳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 的頭像

    【安寧日誌】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