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考試放榜日看榜趣事~單車蛇行誤撞執勤警員一片紫紅花.JPG

 

●公職考試放榜日看榜趣事~單車蛇行誤撞執勤警員

 

大學時代陸續有同學參加公職考試,我也湊熱鬧軋一腳,記得放榜那天,學生都窮,捨不得買份報紙查榜,於是我騎著單車,從學校宿舍,騎至台中市政府看榜。

 

岀發至市府一路順暢,當我在市府前榜單上看見榜上有名後,帶著愉悅的心情回騎宿舍,突然發覺各十字路口有警察站崗,原來今天是空襲演習日,因此我想利用演習開始前短暫時間衝回宿舍,所以加緊賣力踩單車,也改走第三市場捷徑,人車較少可節省時間。

 

不幸的事,捷徑雖人車較少,但亦復如是路口都有警察站崗,當時自責沒有立刻找個地點等待演習完畢再通行,而硬搶時間作賊心虛,突然一陣羞愧襲來,覺得自己太不應該,於是單車開始行進不穩,有點蛇行,明明想要煞車,卻蛇行得更快,冷不防即將撞上路口執勤的警員,該名警員有點高壯,如果我真的撞上,我想他也會像泰山一樣屹立不倒。

 

有趣的是,單車蛇行的我,在即將撞上他的那一刻,他卻雙腳張開等同肩寬,等著我撞上,且在撞上的剎那之間雙手緊握住我單車把手,喃喃自語:「小姐,你到底會不會騎車?」我漲紅了臉趕緊道歉陪不是離開,「單車撞警員」虛驚一場雙方無恙,插曲於焉落幕。

 

日後許久,每當憶起此事,自己即會笑彎腰,現在亦是。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生命中的第一位負向貴人~視茫茫的國大大表.JPG

 

●感恩生命中的第一位負向貴人~視茫茫的國大大表

 

初中畢業時因姊姊半工半讀,因此總是替他人設想的我,總覺得家裡窮困,因此僅報名師專考試,也因成績不夠頂尖而未能如願考上,於是跟隨姊姊腳步,沒有報名參加高中聯招。

 

畢業了,當然就要找事做囉!有位鄰居朱先生,任職稅捐處,見到我乖巧懂事,於是介紹我到台北工作,是陪伴一位視力很差的女國大代表,為其讀報及做些雜事。

記得前去應徵當日,僅抱著先去看看心態,因年少初次離家準備到外縣市工作的我,一坐上公車即欲哭的想家啦!小小年紀遠離家門出外工作需要心理調適。該位國大代表原先選用之陪伴者已被她推薦到北市府當約僱員!因急迫須用人,故當日百般慰留我立刻工作。沒法度,我實在太想家了,而且也須帶些換洗衣物來替換,於是我給自己一點緩衝時間調適,答應次日一早即搭車前來工作,她也點頭應允,萬萬沒想到,此約定一夜生變。 

第二天當我孤單一人,拎著一個手提袋(內裝換洗衣服)獨自坐車到台北,又轉搭公車到國大代表寓所,已近午時,在又圓又大的午餐桌上,她告知不用我,於是拿出一百元車資讓我吃飽飯後搭車回家。當時我有被玩弄、侮辱的感覺,於是傷心哭泣,淚眼模糊看不清桌上菜餚是何菜色,我一口飯、菜也難嚥下,在哭泣當時,心中很有骨氣告知自己「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於是在飯桌中哭了ㄧ場後心情較平靜,立即告辭,拎起手提袋、餓著肚子、根本不屑拿她給的一百元車資(貧賤不能移),頭也不回一路暗泣回到家,當時的我才15歲,便嚐到人間冷暖輕【信】的不被善待。

 

世間很多事因陰錯陽差而不圓滿,也在人為處理不當中,不斷的傷害著無辜心靈,我已忘記她是否有向我解釋不用我原因?可是在我印象中她未提及。對我而言至今仍是個謎,我沒有興趣去追究水落石出?因為原因有千百個,當時我心中難過的是:為何不能打個電話告知我不用千里迢迢趕去?何況我是鄉下的孩子,第一次自己搭車到台北,心情也是很煎熬。

 

一個孩子好不容易做了決定,抱著希望而去,卻被無情的狠心拒絕,突然之間有如世界末日,而我就被這樣的世界對待下成長,因此我開始自卑。這件事帶給我的難過,讓我反思自己: 

 

我不是笨小孩,將心比心,我不喜歡別人對待我的方式,也造就了自己心思格外敏銳,決不以同樣的心態、言語去傷害到別人,這便是我在這事件中得著、學到的最大收穫。我決定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留給孩子,以讓孩子認識母親在年少時是如何的走過,是如何的接受「挫折容忍度」磨鍊。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逆向開車與父母心警察.JPG

 

●逆向開車與父母心警察

 

兩位兒子小三、小二的時候,有天早上載他們上學,臨出發前,大兒子說肚子痛於是去蹲廁所,一蹲就是很久,眼看他們上學會遲到,我上班也會晚到,於是抄近路逆向行駛,心想不會那麼倒霉碰到警察。 

  

結果開到一半,果然遠遠看到兩位警察,是一對年輕男士騎機車逆向正在接受紅單伺候,一位警察正在開罰單,一位則站在旁。

 

逆向開車父母心警察1.JPG

 

自己不守交通規則「逆向行駛」,乖乖把車停在劃線停車格內,那位站著的警察即走向前來,我立刻道歉「對不起,因為孩子肚子痛蹲廁所,耽擱了時間,致上學會遲到而違規逆向開車,我知道自己錯了,而且也給孩子做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對不起。」

   

那位警察有探頭往車內瞧,也許看到兩位純真面龐的孩子知道我所言字字真實而放我一馬,他小聲叫我「等一下」,等那兩位年輕男士離開後我再開車上路,免得被嚷不公。 

 

●逆向開車與父母心警察  

 

我沒有料到自己走運,碰到仁慈的年輕執法警察,非但沒有對我訓話,也沒向我開罰單,我向他道謝,也請教他尊姓大名想要找機會謝謝他,他堅持不告知,而我受他精神感召,至那以後不論有萬般迫不得已的理由也決不抄近路違規,知法守法樂得當個優良駕駛人。   

不遵守交通規則而被開罰單是天經地義之事,而這位警員有父母心,能網開一面,法治社會也是兼顧情、理、法,如此軟性執法,更具說服力。   


這位警員,如是在教育界服務,我相信他會是相當出色的老師,學生如能遇見一位這麼優秀的老師指導也是畢生之福。
  
  「得饒人處且饒人」「仁慈」教化效力高過「罰單」千百倍,因為「仁慈」教化讓人感念一生且內化成道德規範遵循一世,被開罰單只痛一時,爾後可能仍會累犯,聰明的執法者,您會選用何者呢?

特在此寫出事件,也再度向那不識其名、容貌漸隨時間逝去而逐漸模糊的兩位警察說聲「對不起」和「謝謝」。

最後做出決定~在己一生中「常為這二位員警送出祝福』祝福這二位員警職場升官發財,一生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美滿,子女學德兼備頂呱呱。

 

●逆向開車與父母心警察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夕陽 當「葛樂禮颱風」遇見「聖母馬利亞」.JPG

●當「葛樂禮颱風」遇見「聖母馬利亞」

小一那年,親眼目睹水患~葛樂禮颱風登陸台灣。

那時我家住在山腳下的世外桃源,村莊中住在地勢較低住戶,把家當帶到地勢較高的兩層樓建築工廠,多戶村民帶著老小疏散,暫時棲居二樓廠房,棉被一舖大家排排睡,全成一家人。

大人們擔心房舍被水沖毀財物損失,臉上寫盡擔憂苦惱,也將捨不得損毀的家當搬至工廠暫存放,孩子們在大人言談中感受到天災的無情與恐怖,內心也深感不安。

白天雨下得奇大,大家都移步至工廠二樓,大片窗戶前擠滿了看河水如何造患的村民們,孩子們長得較矮小,父母或大人會幫我們抱起或扛在肩上,讓我們看清水患的威力,我隔著玻璃窗,看得一清二楚,也看得膽戰心驚,看見滾滾汙濁的河水,拍打大石頭,也看見許多被連根拔起的樹木,隨河水滾沒、漂浮,也看到豬隻被捲到河心,載浮載沉。當河水漲至一層樓高,大人們已無心睡覺,個個面露懼色,睜眼至天明。

次日傍晚,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若非我親眼所見,我真的是不會相信。

當滾滾黃水,不停的在河中呼嘯、怒吼,大浪不停擊石,發出有如憤怒的獅子吼,挺嚇人的。

工廠左側是天主教教堂以及天主教附設幼稚園,其靠近河床方位種了整排的樹與花,眼看一棵棵樹被犯濫的河水像刀子般連根削起,捲入烏黑的河水中,沖向下游、載浮載沉像個幽靈,土地被河水一尺尺鏟走。全村的人一籌沒展,任憑洪水作孽,無計可施,此時深深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與微不足道,而大自然的力量足夠叫我生或叫我死。

當洪水不停切割樹木、切割土地,向著聖母馬利亞瓷像的石雕牆逼近,聖母馬利亞像座四周是由石頭砌成,當洪水正要切割到聖母馬利亞瓷像當下,雨倏忽即停,洪水漸退,聖母馬利亞像座毫髮未傷,大家嘖嘖稱奇,說是聖母馬利亞顯靈,我親眼母賭的景象,就是教友分享的神蹟見證。

颱風過後,疏散的人們回至自己家中繼續幹活,河水消退後,好多村民至河床撿漂流物,在漂流樹木上放個石頭即表示有物主,也看到許多雞、鴨、豬、狗…等屍具。

這就是颱風災害帶給孩提時候的我一次永難磨滅印象。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子在大賣場走失的經驗.JPG

 

●兒子在大賣場走失的經驗    


大概在大兒子約3歲時日,有天假日,跟著我們到八德「萬客隆」大賣場購物,那時故鄉尚是待開發之地,還未有「大潤發」「愛買」等大型購物商場,我和先生列張「購物清單」準備大肆採買。


我們一人推著手推車,一人抱著他,有時看到想買的東西,就會放下抱著的他,看看物品是否值得購買,因為來去匆忙,想儘快辦好購物,故改成牽著他的小手,可是他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趨前摸摸,而掙脫大人的手,剛開始,我們亦步亦趨跟隨在旁,過沒多久,我門看到想要購買的貨品,我會和先生討論貨品優劣點,但仍是牽著他的手,可是正當我們討論火熱之際,孩子注意力被外物引開,隨即掙脫離開,而我們也太過專注在貨品上討論,而低能未察覺掙脫嚴重性,只覺一下下而已,就找不到身邊的他,我跟先生兩人頓時慌了。   


我們走到中間通道,協議一人往右、一人往左在通道分路尋找,心想他不會走遠,應很快可找著,可怕的是,我們兩人,兩度碰頭,均未找著,兩人極度焦急,心想這麼聰明可愛的孩子(臭美啦!因為癩痢兒子還是自己的好,在父母眼裏,孩子再平凡也是寶貝,我跟先生兩人都長相抱歉,但是這個孩子擇優遺傳),如果不幸讓壞人抱走定會落難。那個時候有想到服務台請求協助,但又擔心有後遺症,兩人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向不同通道繼續尋找,不敢停下腳步,因為一停下腳步就會胡思亂想而傷心。 

   
大概過了像一世紀那麼久,兩人都手足無措、無計可施的心慌意亂時刻,聽到廣播「有一位約三歲男孩,身穿藍色連身牛仔衣褲,哭著正在在媽媽,現由賣場服務員抱著,請走失孩子的父母到服務台領回。」聽到廣播,穩住我們慌亂的心,飛也似的跑去領回,兒子哭成淚人兒,手中還握著一顆賣場阿姨哄他的糖果,感謝老天爺保佑,送回我的兒子,也算我們幸運,這是養育孩子期間發生過的一件父母失責嚴重事件。
    
今天把這事件寫出,提供給正在育兒期的父母參考,免得重蹈我的覆轍。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3135866-1173706174_n.jpg

●事隔40餘年後參加悲傷失落團體課我重新譜寫失落成能量  

夥伴將自己的悲傷失落分類成(喪親、生病)、(工作、學業、搬家)、(失戀、友誼、離婚)、(其他:家庭、物件)等四類,每兩人一組,分別扮演聆聽者(安靜聆聽,不做任何回應及動作比如遞面紙及安慰、問問題、解釋…。)及敘述者

最後將自己的悲傷失落事件畫成圖畫並為畫作命名,請畫出心情且加入能量(舉例:比如奶奶雖離世但守護著家人)。

我的分享及畫作:

小時候住在鄉下,初中畢業後因姊姊們採半工半讀方式繼續學業,於是我只敢報考公費的師專考試不幸落榜,於是選擇走跟姊姊相同的路。

好心的鄰居看我乖巧幫我介紹工作,到台北陪伴一位視力不好穿旗袍的女國大代表~幫他讀報和信,出外時陪同。那時對台北交通不熟,第一次離家外出工作,她要我立刻上工,而我非常想家,又沒帶換洗衣物,於是要求次日開始工作,她也應允。

當我次日一人孤零零自行搭車北上,尤其搭公車時壓力好大(四十餘年前的公車不像現在電子化讓人安心),深怕下錯站名,再按著地址找著到達,緊張心情未甫定,她卻給我一百元當車費並告知我吃完飯回家去,我頓時傷心得淚如雨下,當下心情被遺棄、出賣、背叛、委屈、生氣、傷心、難堪、難過、無奈

當我坐在滿是菜餚的大圓桌前,所有的菜餚沒有一樣我有印象,可見我有多傷心,而深深記得的是我抖著、拿箸的手抖撥幾粒飯,完全無法控制住抖手,我告訴自己: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於是在腦海裏背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告知自己要有骨氣,所以不屑吃那一餐飯,我的兩行淚像水龍頭關不住,一直滴進飯碗裏,最後我退還一百元,離開那穿著旗袍的女國代宅。

事件發生數十餘年後的今天反思,卻很感恩,讓我提前接受求職失敗和挫折,今日以感恩心情看待,於是畫出這張圖。

我把當年的被遺棄、出賣、背叛、生氣、傷心、難堪、委屈、難過、無奈轉換成一棵大樹,為人遮風蔽雨納涼,並開花結果提供給需要者,把當年對方的不守信用化成一顆飽滿圓潤的愛心,守護著人們能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過完一生。

課程結束後,隔壁的夥伴關心問我「後來怎麼樣了?

我回應:我去找了其他工作,半工半讀念完高中和大學,還考上公職當上公務員,很安穩的過人生。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時和室床下的大蟒蛇.JPG

 

●兒時和室床下的大蟒蛇 

 

小時候是住在爸爸服務的製茶廠宿舍,家裡的兩個臥房都是大和室,一來寬敞好整理,二來客人來訪方便留宿,因為可容納很多人。

 

 祖母、兩位姊姊和我睡同一房間,記得大姊念初中時候,因學校離家遠,所以寄宿在姑丈家。順便一提,姑姑與姑丈指腹為婚,但姑姑幼年即病夭,成年後的姑丈另娶,我們也一樣稱姑丈妻子為姑姑,我們兩家姻親走得很近,我是小孩一直以為是親姑姑,直到沒有血緣的姑姑去世多年後,有一次聽到表嫂在嘀咕「公公回的娘家都是指腹為婚的娘家,而我們總是替代公公回婆婆的娘家」我才知悉此事,此事可見姑丈的禮道。

 

姑丈給方便讓大姊寄宿,媽媽也盡量不麻煩他們,於是大姊每周一大清早便要跋山涉水走約七公里路程上學,夏天晝長還好,姊姊敢一個人上路,可是冬天的時候,尚未天亮,媽媽用竹子鋸成油光燈,注入煤油點燃,手握處用布包著,當成手電筒照明馬路,媽媽走前,姊姊墊後跟緊媽媽,因為大地漆黑一片,偶有狗吠實挺嚇人的,姊姊害怕,只顧低著頭緊跟在媽媽後頭走著,沒膽東張西望。通常媽媽陪大姊走到天色明亮即折返回家,天亮了大姊較有安全感,也硬著頭皮自個上路。就這樣過了兩年。

 

初三時候,修女院辦了女生宿舍,給了方便,大姊開始周日下午離家,周六中午放學返家,其他時間都寄宿在離校走路約15分鐘的修女院女生宿舍,媽媽於焉開始不用在大寒天摸黑陪著大姊走七公里路程送女上學。

 

有一次周一,大姊摸黑要上學,突然有隻襪子不見,遍尋不著,懷疑是老鼠咬至床底下,手電筒一照,發覺床底下有捲成一大坨的大蟒蛇,於是驚動全家,爸爸怕我們被蛇咬,叮嚀小孩離蛇遠些,爸爸盡量不驚動蛇,小心翼翼的拆下兩塊木板,且做且瞻望以免發生危險,然後用一隻釘滿鐵釘的耙子,神速對準冬眠的大蟒蛇,一刺而下,大蟒蛇即捲動掙扎想掙脫,爸爸釘住大蟒蛇不鬆手,不久大蟒蛇即奄奄一息,未幾即一命嗚呼!我們小孩當時站在遠遠看著能幹的爸爸護衛全家。

 

這樣的經驗讓我很怕蛇。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深了,兒子等不到我去接他~職業婦女的悲情.JPG

 

●夜深了,兒子等不到我去接他~職業婦女的悲情    


記得大兒子小三時候,每週有兩天晚上在何嘉仁學美語,下課時間大約是21:30,我一向是職業婦女,所以下班後匆忙做飯,孩子忙著洗澡、寫功課,吃過晚餐,即送孩子去上英文,回來再收拾碗盤、整理家務。  

 

那時先生在台電服務,天災(颱風、地震常要出勤安排搶修)人禍(車禍撞斷電線桿也要出勤安排搶修),所以時勢造英雄,我被訓練出來要自己擔當家中防颱工作,或者常要自己一人打點家中諸事。   

 
 

那天,實在是累斃了,做完家務便上床小躺一下,小兒子也跟著我睡了,心中念著只躺一下下就好,這一下下便睡到23點多,其實如果沒有電話鈴響,我一定會一覺到天亮。這一通電話真是幫了大忙的貴人電話,是兒子同班同學朱玲媽媽打來,朱玲爸爸在區公所任職,那晚載著家人外出,正好路過補習班,朱玲一家三口同時發現大兒子,也熱心停車詢問為何一人在此,兒子說明原委,玲爸爸隨即熱心專程幫我載回,到社區門口朱玲媽媽撥了電話給我。

 

天啊!這是我第二次撿回兒子!還好那時是夏天,國小門前車輛行人往來頻繁,兒子就在大樓僻角警衛前路邊寬大昏暗走廊等我開車來接,而我當天睡得像一頭豬,這就是職業婦女的辛酸~工作家庭兩邊忙,就像蠟燭兩頭燒,沒出事是萬幸。   

 


一個人的體力有限,像我是位自我要求甚高的人,常常苦了自己,當大兒子出生時,做完月子,我便萌生請「育嬰假」。先生不同意,原因是「一份薪水家用較緊」,因此我只得乖乖繼續上班,我是一位會委屈自己也是不會勇敢做自己的人,所以我每天很累也不快樂。 

  
 

日後常常作夢「睡過頭忘記去載兒子」而驚醒坐起,真是寢難安。今日回首來時路,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想我會當個快樂的家庭主婦,好好享受孩子成長帶來的喜悅。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兒子的溫馨回憶.JPG

 

●小兒子的溫馨回憶 

 

小兒子在小五的某一個星期六傍晚,全家聚在一起看長片,突然間,他說肚子餓想吃晚餐,因為長片正看得興濃,我建議看完才去煮晚餐,請大家稍稍忍耐一下,也許他實在太餓了,因此主動去做飯給大家吃。

 

 當時在電鍋裡有中午吃剩的熱飯,所以他即忙著洗菜切菜,不一會兒就炒好一個青菜,煎好每人一個荷包蛋,還煮了一鍋湯,貼心的把飯菜全移至電視機前,也備妥了大家的碗筷,大家邊看邊吃,十足的感恩。

 

一吃飽,他又起意去削水果給大家吃,在他端出削了皮的一盤蘋果,哥哥不自覺的多吃一些,他馬上提醒,哥哥你吃太多,爸媽就沒有好吃了!

多麼體貼的孩子。

 

啊!每次回想到這一幕,內心便洋溢著快樂幸福,也期盼這一幕能再次展現在往後的日子裡。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483545_1554658391339792_2657962686045749248_n.jpg

●「那些菩薩給我們的故事」書摘 (文:許禮安醫師  出版:海鴿) 

◎剋期取證的精進禪修方式
◎千古艱難唯一死
◎看待事情用的是末期病人臨終的觀點
◎阿彌陀佛/閻羅王的前導使者
◎生死流轉中靈魂開悟與靈體相對的秘密
◎活一分鐘就有一分鐘的希望
◎雖然不能改變病情,但是希望能改變心情
◎身體只是靈魂的暫時棲身之地
◎秘方草藥:病人冒險,家屬散財
◎腦部轉移病人昏迷時會出現無意識的呻吟,家屬常心疼的誤以為病人很痛苦
◎祖產到手,父母恩情放水流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女做馬牛
◎許多事情,理解是一回事,發願是一回事,實行才是真本事
◎止痛和止飢是同樣道理
◎尊師(病人是我們的老師)重道(生死之道)
◎死亡發心菩薩:大體捐贈臨床解剖、病理解剖、角膜捐贈(癌症病人唯一可捐贈移植的器官但肝炎帶原者不宜)、心臟瓣膜捐贈
◎罹癌比喻:
你的身體現在正在颳颱風,颱風雖強烈,但一陣子即雨過天青,所以你的心情要放輕鬆
~這比喻讓病人可以期待,也能碰觸到病人的內心需求,這樣的有愛相伴就是亮光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359151_1554658158006482_3654117046829973504_n.jpg

 

●「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書摘  (文:許禮安     出版:華成)


◎「人」字有三個出頭:左下是「身」,右下是「心」,頭上是「靈」,所謂的全人,就是這三個方向「身、心、靈」。
◎臨終病人織毛衣(為唯一的兒子織從小到大的毛衣):表示雖不能親眼看見兒子長大,但母親的愛心毛衣可以貼心陪著兒子長大
這其中就包含
1、生命回顧:一編織毛衣,一邊回顧自己今生如何經歷挫折風雨而走到這個階段,這是自發性的生命回顧。
2、藝術治療: 編織邊想如何幫兒子織出最卓然出眾的花色與圖樣,這是個別化的藝術治療。
3、音樂治療: 編織邊出現回憶中縈繞腦海的熟悉音樂,例如青春時最愛聽的歌、唱給兒子聽的兒歌,這就是獨特的音樂治療。
◎「病人為中心」
◎「醫護人員本位」
◎賴其萬醫師:「醫護人員最重要的特質是對他人受苦的敏感度」
◎當死亡像一隻龐然的大象待在房間裡,怎麼可能被視若無睹?那不就是選擇性的逃避嗎?
◎病人心聲:不會在乎自己的病情,只在乎與放心不下的是年幼孩子的安頓問題,所以要用心思考~病人與家屬真正需求是甚麼?
◎劣幣驅逐良幣:護士圈(平安林:志工圈也有劣幣驅逐良幣之現象發生)
◎美足護理驅水腫療效僅數小時,故一天要數次進行美足護理。
◎行善神話
◎悲傷陪伴,案主哭泣一陣子,當他四處找手帕或面紙時方可遞上面紙
◎蒸臉機敷水腫有效
◎醫護機器人
◎趙可式老師說: 對末期病人施以急救會造成四輸
1、病人輸: 病人受盡折磨無法安詳往生。
2、家屬輸: 家屬目睹病人受苦的瀕死過程後,可能承受更久的悲傷與悔恨。
3、醫療人員輸: 遠反醫學倫理(包括自主、行善、不傷害、公平正義等原則)。
4、國家輸:國家社會必須因此付出無效益且大量的醫療支出。
◎醫師只能逞強,不能示弱
◎雙瞞認知
◎病人是病情告知的發動者,醫生其實只是個接應者的角色。
◎南丁格爾名言:
「一個人早死並不可悲,可悲的是一個人活著卻不做有意義的事情」
「管理不好的醫院,是病人的刑場」
南丁格爾很年輕就經常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經常瀕臨死亡,使我節省下所有力量,做最應該做的事。」
「一個護理人員應該不斷的訓練自己精確的觀察能力,否則他讀再多書,有再多的愛心也沒用。」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獲得多數人支持的就是對的,但是,我這個老頑固卻認為,多數人總在錯誤的那一方。」
「在我當護士的第一天,我已不在乎地面上的冠冕,只在乎我是不是全力以赴。」
◎1984羅伯‧烏利希醫師:「病房有植物的病人明現較病房裏只有空白牆面的病人復原得更快,且所需的藥物明顯的較少。」
◎嗎啡是最強的止痛、止喘、止咳、止瀉藥物,故給予同時須開立軟便或輕瀉劑。
◎愈不斷有人提出需要的地方,就是管理愈差的所在。
◎垂死之家:去當過志工的人,好像被充電了一樣,那當中一定有些生命的奧秘存在,那些能量強大到足以改變許多人的生命態度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在心蓮病房的故事」書摘(文:許禮安醫師   出版:海鴿文化)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臨死覺知」分三類:

     1、自知時至:鐵口直斷自己某年某月某日將死

     2、若有所見:看見往生親友來看/接他

     3、若有自覺:迴光返照說要出院未多久即往生
◎不斷投注最真切的心情去照顧病人毫不退縮。
◎打點滴是否可延長生命?或是只有增加病人痛苦或身上管路?

病人身體功能喪失與器官衰竭,若再加上過量點滴,可能需要讓病人插上導尿管,可能導致病人嘔吐、腹脹而需要插鼻胃管,點滴會增加呼吸道的分泌,加重喘與咳嗽而需抽痰,可能加重腹水而需腹腔穿刺,因為腫瘤周圍水腫而可能會加重疼痛症狀。

 ◎他的過去已成歷史,與現在的我們無交集,也來不及參與,  現在他是臨終的新生,才開始和我們一起創造他的歷史。
◎有些病人是為示現病苦而來
◎視病猶親/視病如己
◎生命在提醒我們什麼?
◎投注最真切的心去照顧病人
◎生理(身體)症狀處理是安靈療護的先決條件,症狀控制良好,病人方有可能表露心理社會及靈性問題,否則這些將被身體痛苦遮蓋隱藏
◎靈性照顧範疇不只是宗教而已,西方靈性照顧因宗教(基督宗教/民俗信仰)不同而無法移植到國內,所以本土化的靈性照顧模式是當務之急
◎靈性需求不等於宗教,靈性照顧絕對不是傳教,所以必須尊重病人本身的宗教信仰,探索其原本認知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系統,了解其過去的思想及行為,引導面對受苦的原因,建構死後的世界並尋求生命的解答
◎情緒宣洩過後可協助他們重新整理思緒,新的窗口就會射入希望的陽光
◎癌末病人會對飲食會喪失興趣,而家屬卻執意為病人好而要求打點滴:臨終病人身體功能逐漸喪失與器官衰竭,過量點滴導致需插導尿管、嘔吐,腹脹需插鼻胃管,點滴增加呼吸道分泌,加重喘、咳而需抽痰,加重腹水而需腹腔穿刺,因為腫瘤周圍水腫而可能加重疼痛
◎病人是主角,家屬是配角,醫護團隊人員是跑龍套的
◎安寧療護:偶而可以治癒疾病,經常可以解除痛苦,但永遠可給予安慰
◎沉默可以進入病人內心深處,哭泣可以洗淨心靈的灰塵
◎只要有愛,人生的一切都變得可以忍受
◎醫生給病人最大幫助,是成為他的朋友,像同胞一樣愛他、照顧他、安慰他
◎心蓮病房在國內首創「家屬休息室」分男女兩間,是和室木板通鋪,提供家屬輪流照料病人休憩用
◎志工最佳服務可能是傾聽病人及家屬的心聲
像海綿一樣,志工容納病人及家屬的悲與喜
像橋樑一般,志工連結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的心意。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爾斯泰格言:唯有愛 可以治癒悲傷;唯有有愛的人 可以承受悲傷

 

唯有愛可以治癒悲傷 唯有有愛的人可以承受悲傷 1.JPG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9844412-1935277514_n.jpg

 

●【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 】文字書摘

(文/周志建      出版/心靈工坊)

文字書摘

◎轉化並非無痛苦,而是透過敘說,讓人可以穿越苦楚、走進生命裡頭,去遇見苦難的意義及其背後的美麗靈魂。

◎故事的療癒,讓人重拾生命的本來樣貌,並讓受苦的生命感到被珍惜、被禮敬,這也是敘事治療最核心的目標。

◎敘事治療等於故事治療。

◎個案從敘說故事中理解自己,並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進而重寫生命故事,生命的改變就在其中,十分神奇。

◎聆聽故事也需要一種感動,一種熱淚盈眶的感動。

◎敘事就是說故事。

◎只有生命,可以抵達另一個人的生命。

◎真理,就藏在故事中。

◎只有生命可以教導生命。

◎吉姆洛爾「生命即是故事,故事即是生命。」

◎一個人不可能給別人他身上沒有的東西。

◎隱喻故事,常常是引領個案通往「領悟」的通路,為生命找到新的出口。

◎命名也是一種隱喻。

◎故事是活的,透過「對話」,故事才可以生生不息。

◎經驗永遠不會白費,經驗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所有的發生,都不是意外,也不是巧合,都是有意義的。

◎人,總在自己最脆弱、最低潮的時候,才會「觸底」去碰觸生命最底層的東西,往往人生最晦暗的時刻,也是人最靈性的時刻,那時我經常問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的人生要如何去何從?」

◎知識與自我認同是從社會互動中建構而來。

◎生活在體制中被「體制化」的人,是害怕改變的。

◎缺乏自覺與行動人是死的。

◎有時不是別人不給你,是你自己不敢要,問題出在自己。

◎學敘事,你得會聆聽故事,你得進入到人的生命裡面去,這件事靠的是感覺、想像、直覺、感通的能力,那是一種同理心的能力。「只有生命,可以抵達另一個人的生命」,這是做敘事的要訣與精神,然而,很多人卻不解,因此儘管學了多年的敘事,依舊停留在問話技巧的練習,如此永遠進不了生命(敘事)的殿堂。

◎翁開明老師的敘事教導,回到敘事的本質,強調聆聽生命的基本功。

◎應境而修,人生,每一個「境」、每一個我所遇到的人與事,都是提供我「看見自己」的絕佳修行好機會。

◎故事是最好的教導

◎說故事分享生命只是一種很美的敘事實踐

◎經驗是最大的權威

◎ㄧ個治療師必須先治療自己,先走進自己的生命,才能走進別人的生命裡。「一個治療師自己走的有多深,他的個案也才能走得有多深。」

◎說故事是一種經驗的「再經驗」,「再經驗」指的是當我們「再說」故事的時候,我們開始以新的觀點、角度,去看待過去、理解過去的發生,於是,過去的經驗就有機會被「翻新」,並帶出「多元」而非單一的新詮釋與感受,這就是故事的療癒力所在。

◎如果故事只能有一種詮釋方式,生命就被困住,而當老故事得以「再經驗」時,就會幫助我們找到過往創傷經驗的「新意義」,意義是重要的,人是一個要意義的動物,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白白發生的,每件事出現在我們生命當中自有它的道理、它的意義,我們需要找到意義,生命才能往下走。但這個意義不會自己跑出來,它必須透過敘說與重新理解,當我們「反覆敘說」時,意義才會現身,找到意義,生命就有出口,傷痛就得以療癒,於是我們就得以從舊傷痛中脫困,釋放自己,生命不再拉扯。

◎說故事不是無病呻吟,不是自艾自憐,更不是在自我炫耀,說故事是把過去的某個「經驗」帶到此時此刻,讓我們可以重新經驗它、理解他。

◎人生其實有很多無奈與苦難,這跟我們當時存活的社會大環境有關,敘事幫助我們做「脈絡性的理解」,於是我們對自己的受苦才能有慈悲與多元的理解,故事聊癒,是來自我們對事情的寬容與理解,這就是愛自己。

◎寬恕是最好的治療。

◎蘇格拉底: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

◎做出另類選擇動能的原來是自己的任性。

◎我體會到:「自我」其實是在一次次生命的遭逢與經驗中,靠著自身與人們、社會、際遇的互動,逐漸長出來的東西。敘事的社會建構概念如此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得說故事,不然看不見隱藏在多元複雜社會脈絡中的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透過他者的映照,這是社會學的鏡子理論。

◎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在說故事中,不斷地開展、蛻變、轉化。說故事讓生命得以生生不息。

◎神化學大師坎柏英雄之旅書中一段話:如果一個人最初沒有走自己想走的路,到了中年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你爬到梯子的頂端才發現梯子放錯了牆,我想,當你碰到這樣的處境時,最需要的就是把牆打穿。

◎牆是 我們的恐懼、習性、僵化的價值信念,它來自社會文化、主流價值與過往的舊經驗,牆,阻隔了我們與自己相遇,阻礙了我「成為我自己」,如果不說故事,你就看不見,看不見,人就四處碰壁,把自己撞得鼻青臉腫。

◎艾克哈特·托勒:幾乎每個人的能量場中,都帶著累積已久的過往情緒傷痛,我稱之為「痛苦之身」。

◎一人故事即眾人故事。

◎海德格:知識,不是固定嵌在教科書裡的東西,存有的真理,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知識,就存在自己的生命體驗與行動當中。

◎說故事是一種「轉身」,一種反身自照。

◎「成為故事」這件事決定了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

◎說故事是一種「發聲」,發聲是一種行動,行動就產生力量。說故事也是一種自我探索、療癒的歷程。

◎生命之道(知識),不是藏於經書本身,而是展現在閱讀者能夠回扣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裡去看見、去反思、去實踐,這就是故事所給出的「道」。

◎伊麗莎白:「我們不想分享心中秘密的傷痛,你的傷痛就會變質,我們因為無人作伴所感受到的孤單、痛苦、恐懼與渴望,就會變成疏離、嫉妒、怨恨、比較。

◎說自己的故事,就是代表著:我承認、我接受,「這就是我」。

◎說故事,讓生命成為真實,這就是生命的煉金術。

◎當你接受你被給與的困難時,門就會敞開。

◎生命很弔詭,你越要完美,就越不完美,你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生命卻因此變得真實而美好。

◎把我的惡重新洗禮為我最大的善。

◎說故事,會叫人看見生命內在的渴望,給出人生的方向,並產生行動力。

◎史東「沙發上的說話課」一書中說:「失去故事,人與人之間就失去寶貴、豐富的聯繫。」

◎當一個人開始說故事,他的生命就開始產生流動,當一個人開始說故事,他的軀殼就有了靈魂。

◎要相信生命自有它的出口。

◎案主要不要改變?何時改變?生命自有它的節奏與韻律,我們得尊重。

◎余德慧:「生命的療癒,必須超越治療,發展出一種[存在性相隨]的深度陪伴。」

◎集體說故事,當中創造一種關係的連結,也就是生命的連結。

◎在團體中,透過故事的聆聽與回應,我們創造了一個集體療癒的空間。

◎當我們給出隱喻的同時,也帶出一種深刻的自我覺知,隱喻有如神奇魔法般,給著一種深度的看見。

◎隱喻是一種譬喻,ㄧ種圖案式的想像,比如像陀螺轉不停就是隱喻很忙。

◎隱喻的故事,經常是引領個案通向領悟的管道,為生命找到新的出口。

◎在別人的故事裡,讓我們同時看見自己,這是說故事所帶出的集體療癒。

◎說故事就是發聲,發聲是一種權力的象徵,透過讓爸爸說故事,讓這個家庭的家庭動力也產生改變。

◎故事是有滲透力的,你給出的隱喻和愛,它會留在孩子心中一輩子,成為他日後遭逢困頓時活下去的動力。

◎我們的受苦經驗,反而會成為我們助人的最大資源。

◎沒有唯一的真理,一切問題都取決於人自己的詮釋。

◎語言是有力量的,我們都是被說成的。

◎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今生,來到這個世界的專長,幫自己重新命名。

◎給出隱喻的同時,也為自己的身分做出了定位。

◎自由書寫:書寫其實是一種修行,它就像禪修一般,幫助你靜心,讓你回到自己的中心。

◎擔心什麼?生氣什麼?到底在乎什麼?

◎自由書寫讓人感覺到自己的在,在那個書寫的片刻,與自己的靈魂相逢,那是一個充滿靈性療癒的片刻。

◎狂野寫作:書寫是一道裂縫,通過它,你可以爬進一個較寬廣的世界,進入你的荒野心靈。

◎何謂奇蹟:只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創造一點小小的不同,那你就已經在今天的日子裡,創造了一個奇蹟。

◎情緒過不去,你的理性與智慧就出不來。

◎自由書寫的美感,來自於它的真實,它活生生地展現生命此時此刻的真實。真實就是力量,其實就是美麗,自由書寫的美感,一部分來自於隱喻的使用,因為隱喻的文字會帶出深刻的自我照見。透過隱喻的描述,除了讓我們對自己生命有更深入與生動的看見之外,隱喻的表達,更經常引領我們進入靈魂的深處,讓幽微的心靈被照見。

◎最近你的生活過得如何呢?如果要用一個隱喻來形容自己,你的腦海裡會出現什麼畫面呢?

◎語言創造真實,也創造了一種存在的關係。

◎一旦大聲說出來後,語言就變得更加真實,而且你同時也會產生付諸行動的動力。

◎朗讀是一種宣告,透過這個儀式,人們不但彰顯了自我主體性,無形中也提升了自我價值。

◎朗讀、發聲也具有塵埃落定的定錨效果。

◎文字書寫是一種靜態的展現,而讓之發聲是一種動態的傳輸。

◎透過朗讀,把生命內在的真實給抽出來,真實,本身就是一種力量,那種力道,使生命得以统整,帶來無法形容的療癒。

◎如果生命可以更安穩一點,人也會感到幸福。

◎所有外在的發生,都在自己的內在。

◎生命自有它的出口,最終人會走出來的。

◎心靈寫作:用寫作來修行,幫助自己洞察生活,使人心神清澄。練習書寫意味著,最終你得全面探索自己的生命。

◎沒有過去,過去是不存在的,人唯一擁有的是現在。

◎故事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透過敘說,故事會不斷產生流動、變化,而且每次說,每次都不一樣,這意思是:人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的看法」,透過不一樣的詮釋,人的故事就會改變。

◎故事裡透過反覆敘說,我們把故事從過去帶到現在,讓我們重新經驗它、理解它,並重新賦予它新的意義,於是,人們從舊故事中得到解脫,這就是敘事所帶出來的故事療癒。我們的過去只存在此時此刻,並不在某個獨立的片刻中,過去事件,在我的敘說裡,延續了它的生命。

◎好好擁抱過去時,才能學會好好活在當下。

◎書寫後的相互朗讀,在創造一種說者與聽者之間兩造的人際關係的連結,人是社群動物,我們需要人際、需要關係,在關係中的互動,會幫助我們確認自己的存在,在朗讀中,聽著扮演一個見證角色,當你的聲音了被見證、被確認、被回應之後,你的「在」也在當下被確認了。

◎自由書寫完畢後,自己一個人對著牆壁朗讀,再次朗讀給對方聽,再次在大團體中朗讀給大家聽,這三層次的朗讀發聲,聽眾由自己、一個人、到眾人是有意義的,透過不斷朗讀,我們不斷做宣告「這就是我」,我是值得被聽見的,這個發聲歷程本身就是一種療癒。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量子療癒場1~我治好了搖滾巨星的癌症」書摘

 

 用「觀想」方式移除他人的能量阻塞~未來將以此為嶄新的治療方式潛力無限。

每一個人都各有天賦,生命本身就是最珍貴的賜福。

「宇宙能量場」、「量子能量場」是指我們與宇宙能量的聯結。

靈氣治療:靈氣治療者以心電感應的方式與人交流。

心靈圖像治療:治療方法是提高身體振動層次,各種顏色有不同的振動層次,色彩與振動頻率影響治療,我們身體可配合宇宙能量做出多樣調整。

能量阻塞對身體會有負面影響,治療者用「手」或「意念」修護能量阻塞的地方,讓能量平順,許多治療者都知道用這種方式治療病痛非常有效。

每一個物理體都會發射自己的量子全像,這些量子全像圖是視覺上的指引,是三度空間的地圖。

當我幫別人治療的時候,我有能力可以接通他們的能量全像,只要連接上某人,我就用心念治療,再把別人的病痛放進黑洞,我沒有摧毀它,而在缺乏有機宿主(病患身體)的地方,它會自動死去。

治療者學習善用流經他人的宇宙能量,而不能只利用流經自己的宇宙能量,這樣治療才能更有效力,因為所有的治療都是由病患自己完成,也就是說:是病患改變自己的能量,回覆到健康狀態。

我將療癒他人的強大心念傳送給對方,成就新的健康狀態。

對未來抱持樂觀看法的人,一定比不樂觀的人更能得到療效。

疾病的起因可能有許多心理上的理由,有時候一個人生病的真正理由是因為對生活大感失望,有時候生病也是一種報復手段,它可能覺得生活對他傷害很大,因此他不想參與,而生病就是退出參與的報復。

人類大腦有許多過濾器,篩選輸入訊息,這些過濾器就是我們的信念。有些人的過濾器多到不行,什麼資訊都無法過關,終於形成頑固的性格,如果有這種情形,我們就是自己的最大敵人,我們把這種可能性擋在門外。

疾病就是健康的缺乏,也是能量系統失去平衡。

態度決定你的「量子能量場」:無論個人相信什麼宗教系統,最重要的是「積極的態度」,「相信」好事即將發生。在治療歷程以及恢復健康的過程中,態度是非常有力量的工具。一個人必須懂得感激別人;同時也要幫助別人,被他人感激。如果心存惡念,就無法培養感恩之心。

煩惱是一種浪費:煩惱是在浪費時間,煩惱是對未來恐懼,可是未來還沒有被決定,事先煩惱是一種傷害,不僅害到自尋煩惱的人,也傷到接近他的每一個人。請記得,煩惱不能帶來任何的好處。煩惱造成歉疚,而歉疚引起負面情緒,讓我們失去能量,然後打擊我們的健康。

有些人走不出負面思考的惡性循環,這樣的人就是被負面的黑暗力量孤立的封閉人物,他們放大過去的不如意,用形形色色的負面標籤貼滿人生的各個領域,各式各樣的藉口層出不窮,他們喜歡怪罪別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然而這樣做真的沒什麼用。不論藉口是什麼,問題都不會自動消失,只有面對,才能繼續前進。

只要「觀想」就能進入「宇宙知識庫」,科學上稱之為「量子療癒場」,而「直覺」是帶我們入場的力量。

「看見」你自己成就想達成的健康狀態,盡量觀想細節,「看見」你在健康的狀態中做什麼?「感覺」在健康狀態下的感覺,「聽到」你在健康狀態中該聽到的聲音,「聞嗅」空氣中的味道。規劃出固定時間,每天去感受,去練習觀想治療,這個幸福健康的狀態是你的目標,是你的夢想,想像夢想達成的時刻,將幫助你達成目標。

治療師透過暗示幫助別人,他們請當事人觀想身體內的疾病,然後再觀想各式各樣的工具,把疾病移除。觀想的時候,心靈會告訴身體,去治療自己。對於具備栩栩如生想像力的人,治療的成功率愈高,而且療癒效期更持久。

大限臨頭,身體即決定不再戀棧,就會顯現出「系統關閉」的跡象,治療者如要逆轉必徒勞無功。

每個人永遠有機會強化自己的力量,除非你選擇把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

我們應該向小孩子學習時間,幾乎每一個學齡前兒童,都能透過行動教導我們重要的一課,那就是「忘掉時間」。

幸福人生七大步驟:(p195)

1、感覺你的能量,覺察你的能量:養成每天感覺生命能量的習慣。

*感覺自己能量練習:

雙手以劃圓圈的方式摩擦,摩擦時注意手掌心也要摩擦到。感覺其中產生的熱力,就是你的能量;然後雙手慢慢分開,相距約20~30公分,緩緩拉近、分開,感覺其中的吸力;接著,再把雙手慢慢分開,直到感覺不到能量。每天跟自己的能量玩遊戲,就從這個地方開始,覺察自己的能量,這個能量流是我們的生命力,會全身遊走。

2、用腹部呼吸,覺察你的呼吸:有機會、有時間的時候,隨時練習,直到成為本能。

*運動員、歌唱家都用腹式呼吸,可以使身體運作更完善,也能提升表現;一般人習慣用胸腔呼吸,那是淺呼吸,造成身體氧氣吸收不足,為了身體健康,可慢慢練習改用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法練習:

用鼻子吸氣,想像腹部充滿氧氣,飽滿的時候再由嘴慢慢吐出,肩膀不要隨著呼吸上上下下;可在走路時練習之,吸氣時數到四、屏息、再數到四、然後吐氣、也是數到四,經過一段時間,可慢慢增加數到五漸次性增加。

3、讓你的能量「接地」,覺察它的變化與流動: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自我訓練,例如排隊、等車都可以練習。

*接地氣可增強自己身體能量,讓自己氣場與宇宙能量系統整合,也淨化自己氣場,改善健康。

接地氣練習:把自己的生命能量與大地的能量接通,也就是說,呼氣的時候,用心念想像自己身上的能量流出身體,透過雙腳,一路滲入地心。這個接地氣的方法人人可用,因為我們每一次吸氣的時候,都是與宇宙能量場做聯接;也就是說,透過吸氣我們吸進了宇宙的能量,一呼一吸之間形成形成能量的循環,吸氣(接通整個宇宙)後再用呼氣(接通天地萬物)接地。

4、多喝水:心理記住這件事,隨時招待自己來杯水。

*當身體受傷或生病時,水是復原的必需品,有了水的帶動,才能排出身體的毒素或廢物,這是我們自然的淨化過程。

5、與他人發展感情關聯: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做一些能讓別人感到快樂的事情。

*關懷家人、朋友、愛己、愛人、愛眾生,世界會更充滿正向和諧的能量。

6、用「現在式」積極思考,覺察它所帶來的效果: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讓全身放鬆、心情平靜,不論是讓自己心平氣和或自我反省。

*積極思考有助於平衡身、心、靈;平衡的時候我們的力量就會增強,能實現夢想、保持健康。

活在當下:過去儼然已經過去,未來還沒發生,如果對未來患得患失,就是對未來恐懼,絕對得不償失。

*如果你很想做什麼,就勇於實現,努力去做:能夠持續造成改變的唯一人選,就是「自己」,往內看,你就能找到重新創造自己的可能性。

*讓自己處於無所爭的靜心狀態,觀想自己的三度空間全像圖,集中精神,讓觀想愈來愈精確。

*練習法:

如果你的眼睛是褐黑色,就想像看到自己褐黑色的眼睛,好好關照,集中精神「看」你的褐黑色的眼睛,就好像真的看到一樣。不斷修正你的想像,直到真的能觀想所有的細節。用這種方式訓練自己很有效,久而久之即能觀想出栩栩如生的的圖像。一旦心中有了很清晰的圖像,便告訴自己:我越來越好,而且問題越來越少,然後把這正向心念,集中在受傷部位,就像雷射光一樣投射在生病部位。不要一直想到你的毛病,在觀想的圖畫中,你沒有任何的毛病,觀想完美的全像,沒有受傷也沒有疾病,這方法非常有效。

7、體會,並感激你有能力接通萬物:每一天要找出你對一件事的感恩,覺察你的感激之情、微笑、然後快樂起來。

*在整個宇宙網路中,萬物息息相關,「一」影響「一切」。

*我們的「積極想法與行為」,會影響每一個人,然後整個宇宙能量網路也受到影響。

*對自己的生命充滿感激之情~因為非常珍貴:感激所有奇妙的相遇、相處,而成就自己的學習之旅。

*每一天都要向前看,並期待即將出現的冒險:我們都將面對挑戰,但是我們的態度將讓結果變得大不相同,用積極的態度看每一個人,會把正面的能量散播出去。

*生命中只有極少數情境會造成手忙腳亂的慌張,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放鬆,是順其自然,學著享受生活裡簡單的幸福。

*在每一天平凡的生活裡發現快樂,是生命之必要。

*你永遠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而態度決定你對事情的反應,你對事情的反應,則會進一步影響到你承受的壓力,現代人承受過多的壓力,主要因為對某些情境採取不適當的反應,只要選擇積極的態度與反應,立刻就能減少壓力。

*幽默迎向生活。

*享受簡單的快樂。

*自我綑綁~自我鬆綁。

*愛是群聚的整合力量,恐懼是潛在的黑暗分裂力量。

*自我治療的本能。

*夢是身體健康的完美洞見,也是治療者追尋的動向。

*氣表能量,功表修煉。

*亞當看見的癌細胞是綠色。

*顏色的意義:治療師看到的色彩都是透過心靈之眼,而且人各有異。

黃:增加能量,催動好能量增生,活化病患能量系統,讓她更快恢復精神。

白:可帶來能量,強化人的能量系統,增強免疫力,消除能量阻塞。

紫:能量小戰士,能穿透阻塞障礙,由內而外清理。

紅:治療癌症最管用,可以像膠水或貼布一樣使用。

藍:最有效最積極的意念形式,可削弱負面的身心連結。

*好好靜養,讓身體自我調整,才是完整的治療程序。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JPG

 

●儀式感  書摘筆記

 

閱讀 微視界    http://dodoijoy.com/d_NjUvS2dibEVnSTV4V2UvbEM2WFRZdz09/page1 網址文章筆記

 

*德國作家洛蕾利斯: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

 

*「儀式感」讓人心懷期望,對生活熱愛,對幸福的重視,對自己的重視。儀式感體現我們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

 

*睡前的擁抱、說故事都是儀式感,枯燥的生活中,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會給孩子足夠的親近感和信任感,讓孩子感受到幸福和樂趣。

 

*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小小的儀式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儀式感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可以讓生活變得有味。

 

*培養儀式感,就是用心對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比如說開學了把書本包上封套,防止書本磨損,這就是開學前的小儀式,讓孩子意識現在起要端正態度,好好學習,所以每當孩子看到新書本就會聯想到自己開學時的決心。

*生活需要有儀式感,儀式感讓人心懷期望,對生活熱愛,對幸福的重視,對自己的重視,睡前的擁抱,說故事,擁抱都是儀式感。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分享.JPG

 

●分享短片~翻轉教育在高雄【感動.敢動】分享年會-4-心教-點燃學習的渴望-李崇建-2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VKxP3GKybs
……………………………………………….

◎語態的發展主宰著人我關係的連結。

◎石燈→四周掃出一圈稱「間」→空間→餘地。

◎凡事讓出空間就有美感。

◎「慢」就有運介(蘊藉),就有美感。

◎聲音低些、語速慢些、深呼吸,就會寧靜。

◎人與人之衝突是應對姿態錯誤導致,非理念錯誤。

◎超理智應對忽略與對方之連結會造成衝突。

 

◎片中21分鐘處「蘊藉」對話:(蘊藉的功能)
 

一位母親向老師抱怨女兒的作文寫不出來,只有寫一小段,功課也退步,於是老師找女兒對話以了解真相。
妹妹,你的字是不是寫得很好看?(原來字寫得一絲不苟工整無比,媽媽總是在背後操控)
妹妹,媽媽說他有改變,有嗎?(傾聽問題意識)
有。
媽媽說他有比較鬆,有嗎?
對!
你感覺好嗎?(切入感受)
那是什麼感覺?
就是比較輕鬆啊!
你喜歡嗎?
喜歡!

 

那你發生了什麼?媽媽放鬆了做了些什麼?
媽媽以前會鎖我的漫畫,現在不鎖了,以前見到我就碎碎念個不停,現在還是會碎碎念,但是嘮叨也變少了!
所以你有感覺,對你有影響嗎?(從頭到尾都是問話)

 

請你告訴我影響是什麼?(落實他的變化跟影響)
剛開始的時候,我不讀書,我就放空,每天墮落。
你怎麼可以當著你的媽這麼誠實?
這是真的啊!
你這麼誠實真是了不起。

 

孩子,告訴我,你一直都是這樣子嗎?
沒有,後來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墮落下去,我希望我媽媽管我。
(被管久的孩子,突然間鬆管,他會焦慮混亂)
(在管、不被管之間雙方把力量用在對抗、而不是能力的培養)
你不是不希望你媽管嗎?怎麼又希望你媽管你了。
我還是沒叫我媽來管我。
那你怎麼辦?
後來我就開始自己讀書了。
你怎麼會發展自己讀書了呢?
因為我不能一直墮落啊!
那你一天讀多少書。
不多啦!不過我都有讀。
那你喜歡嗎?
喜歡。
所以你喜歡這樣的狀態。
對。
媽媽這樣的轉變你也喜歡嗎?你有覺得媽媽比較貼近你嗎?
有。
你有覺得媽媽比較愛你嗎?
有。
你有告訴過媽媽嗎?
沒有。
你願意告訴媽媽嗎?也是對他的一種鼓勵,何不現在說呢?我可以邀請你,現在對媽媽說嗎?告訴他當他這樣做對你是好的,你並不會因此而墮落。
於是母女擁抱,女兒僅說兩個字「謝謝」,媽媽卻淚流滿面(渴望的連結)。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摘.JPG


........................................................
片中摘要

*天堂或是一個地方是一種境界
*世間人都在建造一座人間煉獄,死而復生的人是在建造一座人間天堂。
* 競爭來自恐懼,貪心和聚積是出於恐懼
*我們受的教導和我們所該學的相違背
* 恐懼上身時,它其實是在呼求更多的愛
* 愛是恐懼唯一化解之道,愛是解決世上所有問題的唯一途徑
* 無畏懼生活:是指不要害怕呈現自己,不要怕別人怎麼說你,不要怕難為情,難為情是讓我們失去自我的頭號心理因素。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497671_1298457616997335_6721253811102416896_n.jpg
內容摘要Michael Crossland的一生是奇蹟的見證。他一出生就得癌症,一歲開始化療。醫生說:「這孩子沒有存活的機會,帶他回家,讓他與家人相處多幾個月,因為我們已無能為力。」媽媽問醫生:「我不想知道我兒子有多大機率會死,我只想知道我兒子能存活的機會。」
醫生說「死亡概率是96%,回家吧!」我媽媽認為「水杯有4%的水,而不是96 %的空杯」。後來醫生又說「這孩子永遠無法運動,無法生育。」如今他事業有成,是一位慈善家/演說家/澳大利亞國慶大使/影響全世界人的榜樣。*當時我們認為除了「愛」之外,「希望」是英文字典裡最有力量的詞彙。試人體實驗新藥給我們灌注了希望,在25個孩子試藥當中,九十天後只有一個孩子存活下來,那就是我。媽媽當時坐在旁邊,看著醫生走進來,拿著相同的藥物用在我身上,我是少數幸運的一群,但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我不必站在媽媽的立場,媽媽當時相當難過,因爲所有孩子都活不了,直到有一天,我終於可以回家了,醫生告訴媽媽:「其實我~是一個奇蹟」。我們相信奇蹟發生,媽媽希望我的夢想可以實現,當我躺在醫院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套防摔手套和手球,然後他坐在床的另一端,抛球給我,我接到球,然後再抛回去。不到期待去知道有一天我告訴你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到美國打棒球,每個人都嘲笑我,沒有人會告訴你做什麼,他們從來只會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我的夢想是去美國,我想用盡我的全力去經歷,一次心臟病發,這使我更加的努力,我在17歲的時候簽合約到美國打棒球,18歲時再度心臟病發。媽媽曾對我說:1「你被擊倒多少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重新爬起來多少次,而這真正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2「瞄準月亮,你也能置身於繁星之中」*成功的定義,並不是在於世界上擁有多少~所謂物資和財產,而是在於我們能夠回饋這個世界什麼,讓這個世界變成更美好的地方。*媽媽多次走進診間,醫生同樣告訴媽媽所有癒後不好的事情,媽媽走出診間,我假裝什麼都沒聽到,然後問媽媽「醫生怎麼說?」媽媽只輕描淡寫的說「兒子,一切都會沒事。」2017年,醫生又從Michael的喉嚨移除了三個腫瘤。他依然在繼續為生命鬥爭,活出自己。他說:「去做一些,讓未來的你會引以為傲的事。」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分享.JPG

 

●分享影片~器官捐献者果果父亲余江朗读《永恒的女儿》与器官移植受者朗读《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3kqqwEjSDQ&feature=share

短片佳言:

1) 解除「痛」的最好方法,是付出比「痛」更多的「愛」

 

66373947_1288373814672382_7853991366009815040_n.jpg

 

2)愛因為博大而變得高貴,高貴的愛也會讓想念止於哀傷、臻於慈悲

 

64929977_1288374708005626_2636212241514364928_n.jpg

[朗讀者第二季]第二期     果爸果媽憶捐獻女兒器官      用更多的愛去解除痛       用另一種方式讓女兒"重生"

《朗读者第二季》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 制作人/主持人:董卿 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

《朗读者第二季》官方高清播放列表: https://goo.gl/fVkmqb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日一格言~原諒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

原諒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JPG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日一格言~德蕾莎修女:「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我們的責任」

 

德蕾莎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我們的責任.JPG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末期患者來說,語帶激勵太殘酷,好言慰解又太悲情,講經說法 任何言詞都是多餘,只要身邊有一位輕透如風的人,用猶如晴空般澄淨的雙眸為自己守候,即已足夠.jpg

 

「對末期患者來說,語帶激勵太殘酷,好言慰解又太悲情,講經說法 任何言詞都是多餘,只要身邊有一位輕透如風的人,用猶如晴空般澄淨的雙眸為自己守候,即已足夠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采: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承受得住       

 

2.JPG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座短片分享.JPG

● 德嘉 法師 講座輯 (2019年8月)

德嘉法師講座(第七場)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一)如何生死坦然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M8p9IX1kM&t=64s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二)願意放下成見去面對的善終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ypV3p_dEvo&feature=share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三)不要當生命的延畢生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BqSLH2owM&feature=share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四)怎麼樣才算善終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d4ZdZBMIc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五)善終的案例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2GchIqZHCo&t=7s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六)善終的重要條件與過程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epoLMdaYc&feature=share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七)告知病情的時機與技巧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g0hIvq65g&utm_source=Facebook_PicSee&fbclid=IwAR3vPLnCfGv9CME1EUbnO8Ex7Ayy4x2P2giyJ_xywa1nAJ3D0XbDnq-Ovko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八)善終的要點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7g_VuG0uE&feature=share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九)大悲學苑從事社區安寧靈性關懷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qiBQujVW4&t=2s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十)身心靈的共同照護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p3gabqIwQ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十一)病患談話的同理心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7OhjaG7mLA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十二)靈性照護如何幫助末期病患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UgVCDiLtk&feature=share

生死坦然 - 臨床照顧經驗分享(之十三)死亡準備 

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sR_c3en1I&feature=share

摘要

之1

*色身是生與死的中介點,必須先了解何謂安寧,身心靈有良好的照護,在穩定的狀態下,才能真正的生死坦然。

之2

*性別、社經地位的差異,反應在善終的相對比例上,源自於心性是否容易被引導,是否願意被引導。

*台灣國人平均壽命80.4歲,平均健康餘命72.6歲,受病痛折磨8年,如何善終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

之3

*末期病患接受過度的醫療不當干預,變成生命的延畢生,錯誤的醫療決策,可能造成病患更大的痛苦,遑論要做到生死坦然。

之4

*你覺得怎樣才叫善終?善終可以預約嗎?如何預約?

1、善終第ㄧ步:簽DNR(放棄急救同意書)是邁向善終的重要條件,安寧療護是邁向善終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

*在睡夢中死亡或猝死不算善終,因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對病患和在世親友都是很大的創傷。

之5

 *兩位不畏死亡的病患,從生活中的苦淬鍊內在力量,從自然生滅中看出實相,心境清淨自在,自然有善終的可能性。

之6

*以症狀控制為優先,提升末期病人生命品質,達到善終目標。

*四道人生是換手三寶,使生死兩相安。

之7

*善終是什麼?

一、了解死亡將至:讓病患知道病情的時機與說話的技巧都是關鍵所在。

二、心平氣和接受

三、肯定生命意義

四、心願完成

五、完成四道

六、身後安排

七、有家人陪伴

八、身體痛苦緩解

九、找到穩定身心的方法

十、有方向、目標

十一、知道來生歸處

之10

病患的苦痛是身心相互影響,首先要控制好身體的疼痛,心靈才有成長的空間,如此身心靈才能達到良好的狀態。

之11

病情告知需要多次謹慎評估,每個人的生命脈絡不同,放下自以為是的心態,以同理心陪伴病患,面臨死亡的恐懼。

之12

末期病人同時存在十一種症狀,解決身心問題,才能進一步坦然面對死亡,即使有些問題無法解決,但是獲得支持、諒解,讓心靈達到穩定的狀態,身體自然會有所改善,因為身心靈一體,相互影響。

*靈性照護需要佛法的智慧、慈悲的同理心、敏銳的觀察力、謹慎的評估、最後要依持佛法,坦然面對生死。

之13

*死亡準備三大部分:

1、靈性照顧課題的改善

2、瀕死前的準備:(生死議題的討論、法門學習)

3、來生的準備:

*靈性照顧就是做死亡準備,盡全力努力後才會甘願放下,為瀕死前與來生做準備,末期病人靈性照顧核心是面對死亡的準備、學習與成長。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4879883-1885504502_n.jpg
 
 電影「陪你到最終」共6集(每集15分鐘)在YouTube平台上可免費觀賞 
網址
陪你到最終 01
  
「陪你到最終」一片敘述在一個很像「家」且處處傳遞「溫暖」的「安寧療護中心」「醫護人員」及「家屬」竭盡心力陪伴與照護「癌末病患」從重症到往生之人生最後一段路之歷程,全片闡述的主旨是「癌患在病痛及死亡逼近的傷痛中如何走向善終」。
    
首先來談影片中出現的關懷技法:
一、      飲食及冥想療法
   
節錄電影中一段對話
凱文:「好香,好想把臉整個埋進去。」(雙手捧著一盤義大利麵)
莎拉:「哈哈哈。」(欣賞凱文聞香表情的笑聲)
凱文:「謝了,寶貝,就像天堂一樣,看起來好棒,天啊!我的餵食管在顫抖。」
莎拉:「哈哈哈(笑聲),你的話好噁心,但有點性感。」
凱文:「我要請你幫個忙!」
莎拉:「什麼忙?」
凱文:「吃一口,告訴我是什麼味道?」
拉:「嗯(努力嚼食),大蒜好多。」
凱文:「我們在一間小餐廳,莎拉,餐廳在那裏?」
莎拉:「波西塔諾
莎拉:「略帶鹹味的海風,拂過我們的臉龐。」
      (凱文隨即閉眼,放輕鬆的沉浸在想像畫面中)                
莎拉:「凱文,過來吃一口。」(莎拉餵食凱文)
凱文:「天啊!嗯!」(美味無比)
拉:「我們赤腳走在溫熱的石板路上。」
凱文:「對,剛下過雨。」
莎拉:「你聞到了嗎?有沒有聞到餐廳窗外種的羅勒香?」
凱文:「有沒有聞到海風吹來的蒜香?該上酒了,服務生呢?」
莎拉:「服務生送酒來了!」
莎拉:「你喝了一口,酒有點酸,舌間傳來輕微刺痛。」(凱文想像酒液入喉的滿足感)
凱文:「我都流口水了」(睜開眼)
  
  凱文是冥想高手,怡然自得想像自己身處豪華餐廳、莎拉充滿愛意的餵食、服務生伺候上酒,這些對受限無法進食的癌末病患藉冥想話語引導創造出的食物氛圍,在過程中感受到大家對他不離不棄的愛衍生出的幸福感及心靈上的滿足,此即意味走上善終之途。
    病患若還能「吃」最好,萬一惡化致不能吃則退而求其次用「聞」,呈現乾癮式的「吃」法~由他人代吃告知味道,總能聊勝於無!諸如此類對病患滿滿的愛是帶給他繼續活下去的主要力量

二、藝術治療(美勞、幻燈欣賞與噴槍作畫)
  
  凱文剛入院時,與艾文兩人病房內牆壁均空無一物,隨著住院日數增多,凱文床頭及四周牆壁開始佈置美勞(手掌、天使剪貼)、畫作(笑臉南瓜、花朵、房子、大自然、魚)、照片(旅遊、風景)等作品,病患藉著美勞與塗鴉過程轉移注意力而忘記病痛不適,也藉畫作回顧一生,體悟出自己人生意義、價值與使命,自我覺察此生沒有白來,同時也升起勇敢活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力量。
 
片中護士及家屬積極的協助病患創造隨興活動 :例如噴槍作畫、靜坐病床觀賞義大利旅遊照片遨遊世界(簡單介紹名勝景點,再製造與病患互動言語,使病患有如置身照片中忘我~例如艾文欣賞旅遊照片前一直猛抓手臂癢,俟專注欣賞旅遊照片後即忘記手臂會癢,專注的與莎拉的講解有雙向的互動)、照片佈置的憧憬與回憶、嗅聞可口佳餚想像食物美味。這些因為人與人之間真情的陪伴而擁有一份無比幸福感和找到生病的意義而能忍受病苦。

三、音樂與歌唱療法

莎拉在病房彈唱吉他讓人如沐春風、莎拉凱文兩人藉歌聲回憶昔日共遊畫面,想著想著即飽噙淚水~有昔日共遊美好之甜蜜、有今日面臨死別之不捨、艾文剛譜黃昏之戀,甫創人生美好回憶,也與飲彈自盡的往生妻奈兒和解,三人情感澎湃,隨著音樂各自喚起昔日生活點滴或人生新駐點,歌聲與生命連結且輕叩著三人各自幸福的畫面,有些甜得像蜜,令人珍惜也倍感幸福。藉著沉浸在這樣的幸福點,自然的譜出生命的下一樂章,雖感傷但也是一個新的契機或轉機,此刻是一個分界點,「歌聲」醞釀著道別的儀式。
 

.......................................................

電影「陪你到最終」書摘

◎你(艾略特)是我(艾文)僅有的依靠,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說出自己面對死亡的孤單害怕。

◎這是你的主秀。

◎艾文臨終半夢半醒之間,看見站在高處的亡者艾略特對他說:「善惡到頭終有報應。」然後用鏟子拋下一大鏟的泥沙到艾文的身上、臉上,艾文睜不開眼。

(自己臨死前對自己的忠告會讓自己覺醒~良心的譴責、道德的批判,一臉愕然,似有覺醒的契機,但仍先找情緒發洩~丢躑冰塊。

◎艾文靠著摔、擲東西來表示自己對人世間的不滿洩憤。

◎艾文與已過世的妻子奈兒之間需要做和解,因為以前相處不愉快,艾文礙於自尊不想對他人傾訴,因有苦無處訴,致有負向行為、不合作、不願意幫助別人、嘴巴不饒人、難相處特徵,其實他內心是非常的苦。

◎護理師艾芙琳對待病人(舉手投足)好有「

◎艾文親眼目睹病房室友艾略特嚥下最後一口氣,艾文不能接受艾略特死亡事實,此表示艾文害怕死亡

◎艾略特死亡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艾文,謝謝」,這樣的人過的是感恩的一生

◎艾文常與死亡的妻子奈兒對話,夫妻不和癥結是因為妻子奈兒常讓丈夫艾文自覺不足~以滿臉不屑的方式看待丈夫(雙方有隔閡~比如性行為時丈夫的前戲讓妻不屑和害怕不敢說出而隱忍)。

◎艾文有時他也尋求奈兒幫助,可是因為夫妻感情不睦,雙方說話不能同理,都是在鬥嘴、責備,因此得不到溫暖,甚至冷言冷語應對不歡而散,造成內心壓抑與不痛快

◎艾文臨終半夢半醒之間,因為孤單常會與過世的妻子奈兒對話,

◎艾文:我很忙?

凱文:忙甚麼?

艾文:語塞~ㄧ時答不上來(從未思考過)。

凱文:忙著死。

艾文:是。

◎天真是愚昧的委婉說法,不禮貌的說法就叫蠢。

食物冥想治療:奈兒與艾文在餐廳共餐舉杯慶祝,奈兒將煙蒂置入艾文舉起的酒杯,艾文憤怒張眼,將盤中的義大利麵撲向艾芙琳身上,艾芙琳生氣責罵艾文後離去。

艾文對妻行為的憤怒無法宣洩,造成艾文、艾芙琳兩人間各自生氣,因誤會無法澄清相互責怪對方)

凱文EQ很高,很快遠離因艾文造成的負向情緒漩渦,進入到「晚餐的約會」尾曲「跳舞」。

凱文半夜痛醒哭泣,女朋友安慰他「沒事的、沒事的」他情緒被安撫即漸次好轉。

◎艾文與妻對話:妻子告知:「你都一腳踏進棺材了,應該要積點陰德,神也許真的存在。」

◎身體腐朽,心靈也跟著腐朽。

艾文:我想我大概只能重溫我的回憶,唯獨我沒有美好的回憶,妻回應他「也許你該創造一些」。(自此兩人的誤會冰釋和解成功)

◎別人都說要留下強而有力的第一印象。

病患艾文不舒服就要罵人,當下誰跟他說話誰就會變成受氣包倒楣

凱文說:我知道你未來的男朋友在遠處等著你,但是我還是不能放手,因為我知道,你激發了我對生命的渴望,所以那個男人只好等了,因為我不打算放棄。你好棒、好堅強,你的人生會很美好,我知道。」(凱文好美的心意,其實在道別婉勸女友在己死後要尋求更美好的人生家庭)

◎艾文一生活在悔恨、愧疚中,因妻子在結婚12週年日飲彈自盡,自覺是自己的過錯。

艾文:奈兒,我從未真正了解你,我知道的只是你的概念,但連那樣都讓我害怕。

奈兒:我們對人生的憧憬扼殺了我們,因為真實人生永遠不如想像的精彩。

艾文:你為什麼那麼悲哀,我為什麼無法阻止?

奈兒:我覺得自己的心被關在籠子裡,我知道自己是唯一有鑰匙的人,也知道我沒有勇氣打開籠子,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我自己而自殺。

艾文:我一直以為是我逼你自殺,結果是你自己。

(夫妻間和解,艾文也變和善,可見過去恩怨的糾結,會讓人個性完全改變)(自殺遺族是很難走出那個陰影)

◎死亡的氣味是洗不掉的。

◎黃昏之戀的兩個人世界,散步中共同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小時候的趣事、食物的味道,也是人生黃昏的幸福。 

文章標籤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668699_1557137607929371_4397736962956266963_o.jpg


●安寧病房魚缸側寫~魚兒愛跟隨

安寧病房服務台左側,有一座魚缸,養殖一群色彩鮮豔的魚兒,不但漂亮且深具靈性,病患或家屬因為病苦,偶會踱步至此觀魚調適心境。

當下便是最好的關懷時刻,我會靜默陪伴在側,尋求適當時機送上自製祝福卡(花葉卡或紙卡),若有更充裕時間會徵詢病患「繪本陪伴」意願。

我形容「魚缸」是安寧大廳之魂:

魚缸的外境可比擬為「病患」,是一「引導者」,魚缸內之紅魚好比「家屬」,是一「跟隨者」。魚缸外境之人移動(好比病患需求之召引)會引導魚缸內紅魚跟隨趨游(家屬為病患所做之即時服務),病患有任何需求,陪病家屬會照單全收,一心一意把病患照顧得無微不至,絕不願病患多受一絲絲病苦,因此家屬的作息設定全以病患為圓心。

若反比來形容,魚缸是圓心,缸內紅魚設定為「病患」,是一「受困者」,身體機能、活動範圍受限;缸外比擬為「家屬」,是一「服伺者」,成天繞著魚缸打轉,物質方面~餵食、清潔,精神方面~竭盡所能活寶盡現,只求病患能有好心情,讓身、心、靈平安。

一日我靜心觀魚,寫下感觸文: 

13725064_1557141177929014_8973789861248756377_o.jpg

安寧病房魚缸側寫~魚兒愛跟隨   

走近

安寧服務台左側魚缸
可愛魚兒
紛紛 游向我    望著我
似家人般    迎接 我的到來

1514818194-3517001639_n.jpg
 
倏忽間    我轉身 九十度
倒退   走向 魚缸另一側
魚兒   亦紛紛 跟隨我   游來
剎時升起
「魚兒愛熱鬧」
「魚兒人來瘋」
「魚兒盼吃食」
「魚兒有順服美德」意向
於是我    逗趣的 和魚兒   玩起遊戲

13765923_1557141131262352_7145004549757693437_o.jpg
 
我驅前 走 一步路 停住

魚兒 亦趨游   一步路 停游

隨即 轉頭 望向我

13723998_1557141114595687_678540831929682402_o.jpg

  我再走  一步路 停住

魚兒 亦再游   一步路 停游

繼而 轉頭 望向我

1514818156-3962124918_n.jpg
 

我急走 三步路 煞停

魚兒 亦趨游 三步路 煞停游

再次 把頭 轉向我

13661824_1557141094595689_7090432309392327391_o.jpg
 
 我行走   魚兒游
 我停步   魚兒 亦停游
雙方  亦步亦趨   愛相隨

13765743_1557137604596038_575895145470185583_o.jpg
 
這座潔淨的大魚缸   和    美麗的魚兒

有   療癒功効
如果 病人 來此觀魚
也和 魚兒 玩此遊戲
不僅 有趣味   也有 體悟

13738180_1557141134595685_6094431631407328651_o.jpg

 
「我是『我』 或是 那『魚兒』?」
「人世間 我跟隨的 是誰?」
「我 為何 跟隨?」
「人世間 我的跟隨者 又有誰?」
「他們 又為何 跟隨?」

...........................................................

平安林部落格

【安寧病房教會我的事~安寧志工12年心得記錄簿】

網址 http://pjc45.pixnet.net/blog

部落格網址名稱1.JPG

13662149_1557099461266519_295717137496714808_o.jpg

13667997_1557099521266513_6131223574669612220_o.jpg

13719662_1557099501266515_4961780859079476558_o.jpg

13730995_1557099407933191_9127813819649592182_o.jpg

13731829_1557099464599852_1455808267362596624_o.jpg

13732063_1557099411266524_8739491002294562254_o.jpg

13735167_1557099497933182_6864413595497086926_o.jpg

13735526_1557099524599846_2334373777410259869_o.jpg

13738192_1557099434599855_3969011988927597185_o.jpg

13767202_1557099427933189_5351197513412434275_o.jpg

文章標籤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記.JPG

 

●讀書筆記~方念華的生死感悟

安寧緩和療護並非在等死,而是逐步、平靜地接受死亡到來。
安寧療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你可以做好準備、暫時結束這一世的心態。」
方母病重其熱燙燙的淚滑落臉頰告訴醫生:「實在太痛了,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醫生溫柔回應:「外面下雨,雨聲滴滴答答,如果房子漏水就會擔心,但是絕對不會每天傾盆大雨,而讓你的房子淹水,總有雨勢變小或放晴的一天。或許,那個希望就是明天了。」
芳母聽了醫生的話,緩緩拭乾臉上淚水,點點頭說:「是啊!也沒錯。」
這段智慧之語,不僅讓病患得到安慰,就連一旁的家屬也被這番話撫慰到,「醫生這番話語,最可貴的就是給我們一個希望,因為很多人認為死了就沒有希望,但我們可以把『放晴』做在信仰中,當你得到永生的時候就是放晴,也就是說,其實死亡後面的希望更大。」

人們要面對的不是早走或晚走的遺憾,「來與去的本身,都是在成就後面永生的那一站,我希望到時候我自己離開時,也能有這樣瀟灑自在的想法。」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死之外 其餘都是擦傷.JPG

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